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
【摘要】:本文研究了河、湖、海水腐殖酸和河流、湖泊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样腐殖酸与水体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吸收曲线显著不同,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以E240/E420为代表的紫外/可见吸收比上,也反映在以所有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吸收值为原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中。三种水样腐殖酸中,河水与湖水腐殖酸的单位浓度紫外吸收值(以220nm为代表)十分接近,而海水腐殖酸的该值明显偏低。分别计算淡水和海水腐殖酸数据,则紫外吸收值与腐殖酸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
|
|
|
1 |
彭安,王文华;水体腐殖酸及其络合物——Ⅰ.蓟运河腐殖酸的提取和表征[J];环境科学学报;1981年02期 |
2 |
彭安,王文华;水体腐殖酸及其络合物 Ⅱ.蓟运河腐殖酸与汞的络合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3期 |
3 |
彭安,王文华,董惠茹;松花江腐殖酸的提取、表征及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J];环境化学;1982年04期 |
4 |
陆长青,朱嬿婉;腐殖酸—镉络合物的稳定常数[J];环境化学;1982年05期 |
5 |
李飞永,陈金斯,何建林;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J];热带海洋学报;1983年04期 |
6 |
彭安,王文华,孙景芳;蓟运河中腐殖酸对汞迁移转化的影响[J];环境化学;1983年01期 |
7 |
薛含斌;底泥腐殖酸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特性[J];环境化学;1983年03期 |
8 |
张祖训,王春明;用方波极谱研究腐殖酸铅络合物的组成及其条件生成常数和腐殖酸平均分子量的测定[J];环境科学;1983年02期 |
9 |
林琼芳;日本浅海底质中腐殖酸研究动态[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3期 |
10 |
韩宏英,金朝晖,安和平,王文华,王子健,彭安;汞在腐殖酸影响下对浮游植物的毒性及其富集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