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温厌氧菌分解纤维素的研究

张春枝  王振宇  陈莉  金凤燮  
【摘要】:研究了高温厌氧菌ClostridiumthermocopriaeJT33和JT1分解纤维素的机制,并研究了葡萄糖对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MN300)能够被JT33菌在7d内完全水解,稻草能够被JT1菌部分水解。纤维素或稻草的分解产物分别为乙醇、乙酸和丁酸。0.2%~0.5%的葡萄糖能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振宇,鱼红闪,金凤燮;高温厌氧菌产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程超;郝永清;张林冲;;瘤胃内分解纤维素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饲料工业;2008年19期
3 汪静琴;子午岭森林土壤中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布及其活性研究[J];土壤通报;1980年05期
4 ;英国ICI公司研制成功纤维素新分解法[J];微生物学杂志;1984年02期
5 谭蓓英;王大耜;;一个嗜热分解纤维素的梭菌新种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报;1992年03期
6 陆月情;陈波;刘晓黎;季秀玲;魏云林;林连兵;;腾冲热海七株高温厌氧菌的分离及鉴定[J];微生物学报;2009年09期
7 王祖农 ,陈学旺;2,4—D对几种好氧性分解纤維素細菌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4年01期
8 陈乃用;新茁霉多糖酶和淀粉茁霉多糖酶[J];工业微生物;1996年01期
9 刘元希;;蔬菜纤维素的新功能[J];世界科学;1984年02期
10 ;新课标生物实验室新增实验与试剂盒介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年04期
11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王幼珊,张有山,张美庆;纤维素分解菌对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作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12 张功,峥嵘;分解纤维素菌种的筛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13 陈建军,陈海燕;不同培养条件下纤维素分解菌对稻草的分解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14 张晓华,刘敏雄,谭蓓英;一个分解纤维素的瘤胃梭菌新种[J];微生物学报;1995年06期
15 袁月祥,廖银章,刘晓风,郭鲁宏,陈耀初;有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年01期
16 张志良;;细菌固氮作用的新发现[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06期
17 房司铎;关于发酵饲料发展问题的商榷[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1期
18 王祖晨;高培基;宋荣祥;;好氧性分解纤维素细菌的薄层沉淀纤维素计数法[J];微生物学报;1964年02期
19 刘东波;高培基;王祖农;;纤维素诺卡氏菌的一个新菌株[J];微生物学报;1990年01期
20 ;牛胃也能做电池[J];生命世界;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立刚;袁毅;;长白山分解纤维素的瓶霉属和外瓶霉属真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霍高智;张绍芬;;秸秆饲料发酵技术简介[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陈文俊;曾蓉;陆金萍;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西瓜内生细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声莲;李登煜;郑林用;张小平;陈强;;混合菌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许燕;陈如凯;陆秀华;张木清;;嗜热侧孢霉生物学特性及其液体发酵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王彩霞;董向丽;李保华;于冯;刘海南;;植物内生放线菌A-1的鉴定及其防病潜力和防病机制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钟;杨仁斌;李欢;傅强;;纤维素分解菌与酵母菌混菌发酵处理农业秸秆面源污染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呼秀智;薛占永;王绥华;苏峰;赵坤坤;;氟苯尼考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影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梦芝;王洪荣;张洁;李国祥;;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类物质降解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吴敏峰;耿秀蓉;潘康成;祝小;;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长莉;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群NSC-7菌种组成及种间协作机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贾汇红;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热稳定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3 王亮;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月情;云南热泉可培养高温厌氧菌多样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海玲;基于动物粪便的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分解纤维素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王炳晓;奶牛瘤胃兼性厌氧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亚澜;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许金花;生孢噬纤维菌的分离鉴定及胞外多糖的免疫作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邵宝林;横断山北部高山区土壤真菌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程超;绵羊瘤胃内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白色瘤胃球菌纤维素酶celB基因的克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清锋;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株的选育[D];厦门大学;2007年
9 徐严;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真菌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10 刘震东;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发酵特性[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堃;高效分解纤维素 “吃”秸秆“吐”生物燃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记者 郑晓春;以研发生物燃料制造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3 冯卫东;科技将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N];科技日报;2008年
4 惠恩举;干草在奶牛喂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5 梁久梅;养鸡九不宜[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6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孙洪新甄二英;纤维素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记者 田学科;以色列称解决污染指日可待[N];科技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常丽君;合成生物价值几何[N];科技日报;2007年
9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刁其玉 张乃锋;粗纤维对动物的营养价值及其调控因素[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扬州大学 张艳云;如何保证饲用酶制剂的使用效果?[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