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油藏开发过程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其离散化方法

冯恩民  路军  
【摘要】:以某块油藏原油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油藏压力、饱和度等满足的微分方程 组为主要约束条件,以各水井的注液量(时间的函数)为优化的控制函数,建立了反 映油藏开发生产实际过程的最优控制模型。为构造可实现的优化方法,导出了解此类 最优控制问题的离散化方法,并对离散化模型的可解性作了简单论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国清;韩大匡;田昌炳;刘卓;王守泽;段斌;;油藏开发阶段河流相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J];现代地质;2009年05期
2 陈庆春;;油藏开发中应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3 周孔连;;锦州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4 李鑫;程启贵;张春生;;靖安油田侏罗系油藏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1期
5 闫长辉;陈青;张善文;荣启宏;;博兴洼陷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充满度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6 鲁明辉;谢俊;王金凯;;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1气顶油藏剩余油研究及方案调整[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坪东;叶成林;;靖安油田ZJ4井区延9油藏注采比确定[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8 王维平;陈守民;刘自军;南力亚;;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在红井子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6期
9 王少冰;;能量差在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过程的相似性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10 ;吐哈油田马49块火山岩油藏开发获新进展[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11 侯廷玉 ,徐金生;试论数值数学的离散化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12 费景高;常微分方程向前步组合离散化方法[J];计算数学;1991年03期
13 李自珍,杜国祯,惠苍,岳东霞;甘南高寒草地牧场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4 毛云英,边馥萍;动态投入产出最优控制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2年01期
15 袁益让,王文洽,羊丹平;两相驱动问题的微分算子离散化方法[J];计算物理;1985年02期
16 李自珍,程国栋,惠苍;绿洲防护林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17 齐春泽;;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8 于景元;宋预合;杨书章;;国家宏观经济最优控制模型总体设计[J];系统工程;1985年04期
19 刘璟忠,曹爱华,罗蔚;车灯线光源的优化及其Matlab实现与仿真[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0 于锟;刘知贵;黄正良;;粗糙集理论应用中的离散化方法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娟;赵中奇;沈平;;分布参数模型的离散化方法及其应用[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时贞军;王长钰;;洗煤过程控制中的最优控制模型及求解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胡学钢;;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数值属性离散化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肖冬荣;陆振宇;;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最优化控制[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孙宁;张在旭;;不确定环境下的油藏开发方案研究[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克民;李霞;;类桁架连续体结构的离散化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苗夺谦;王珏;;RS理论中连续属性的离散化方法[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8年
8 高彩霞;冯恩民;;一类以脉冲系统为约束最优控制问题的优化算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学全;;一种基于模糊关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晓东;李树荣;;基于控制向量参数化的聚合物驱最优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雨;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孙在冠;不确定影响下的生产与库存最优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春明;计算机病毒和HIV病毒最优控制模型[D];重庆大学;2011年
4 张靖;开放量子系统退相干抑制及纠缠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5 张晓东;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优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姚文进;防空弹药二维脉冲修正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宫召华;微生物发酵中几类问题的建模、优化和最优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军军;微粒群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
9 李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集成学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谭旭;扩展粗糙集模型及其在烟叶质量预测与评价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及求解[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许新新;连续时间模型的不确定bang-bang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利明;基于控制论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4 谭冰;非线性海冰温度系统的热力学参数辨识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阙夏;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乾泽;孤东油田七区西6~(3+4)单元剩余油研究与层内分段注水挖潜[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岳晓冬;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连续值属性离散化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宫悦;基于粗集的不完备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张立;基于包含度和形式概念分析抽取模糊语言命题[D];西华大学;2008年
10 樊玉华;分数阶干扰观测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彭永灿;克92井区石炭系油藏开发先导试验通过验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王造国;《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出版[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马小伟 卢玉华;用水平井技术疏通薄层油藏开发“咽喉”[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罗建东;吐哈全程加砂压裂破解火山岩油藏开发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通讯员 袁晓山 记者 高潮洪;塔里木超深超薄油藏开发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0年
6 张望明曹建宝;国家“973”项目中期评估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李静 胡风涛;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将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吴淼 李向阳;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开发实现历史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9 记者 陶文忠 陈金国;“三低”油藏开发出路在哪里?[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通讯员 陈吉华;哈国肯基亚克盐上油藏开发地面工程设计完成[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