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开发过程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其离散化方法
【摘要】:以某块油藏原油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油藏压力、饱和度等满足的微分方程 组为主要约束条件,以各水井的注液量(时间的函数)为优化的控制函数,建立了反 映油藏开发生产实际过程的最优控制模型。为构造可实现的优化方法,导出了解此类 最优控制问题的离散化方法,并对离散化模型的可解性作了简单论证。
|
|
|
|
1 |
龙国清;韩大匡;田昌炳;刘卓;王守泽;段斌;;油藏开发阶段河流相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J];现代地质;2009年05期 |
2 |
陈庆春;;油藏开发中应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
3 |
周孔连;;锦州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
4 |
李鑫;程启贵;张春生;;靖安油田侏罗系油藏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1期 |
5 |
闫长辉;陈青;张善文;荣启宏;;博兴洼陷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充满度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
6 |
鲁明辉;谢俊;王金凯;;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1气顶油藏剩余油研究及方案调整[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7 |
李坪东;叶成林;;靖安油田ZJ4井区延9油藏注采比确定[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
8 |
王维平;陈守民;刘自军;南力亚;;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在红井子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6期 |
9 |
王少冰;;能量差在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过程的相似性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
10 |
;吐哈油田马49块火山岩油藏开发获新进展[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
11 |
侯廷玉
,徐金生;试论数值数学的离散化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12 |
费景高;常微分方程向前步组合离散化方法[J];计算数学;1991年03期 |
13 |
李自珍,杜国祯,惠苍,岳东霞;甘南高寒草地牧场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4 |
毛云英,边馥萍;动态投入产出最优控制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2年01期 |
15 |
袁益让,王文洽,羊丹平;两相驱动问题的微分算子离散化方法[J];计算物理;1985年02期 |
16 |
李自珍,程国栋,惠苍;绿洲防护林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
17 |
齐春泽;;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
18 |
于景元;宋预合;杨书章;;国家宏观经济最优控制模型总体设计[J];系统工程;1985年04期 |
19 |
刘璟忠,曹爱华,罗蔚;车灯线光源的优化及其Matlab实现与仿真[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0 |
于锟;刘知贵;黄正良;;粗糙集理论应用中的离散化方法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