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对水资源紧缺的感知及适应——以石羊河中下游为例
【摘要】: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极为紧缺,理解农户对水资源紧缺的感知及适应策略选择倾向对于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至关重要。以石羊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对水资源紧缺的感知及适应策略,并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户的水资源紧缺性感知对其适应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农户感知到的水资源紧缺可能性、严重性、适应功效及适应成本均较高,但感知到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2水资源紧缺风险感知与适应功效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其与自我效能感知虽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3农户的适应策略多样化指数达2.80,水资源紧缺严重性感知、适应功效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及自我效能感知与适应策略多样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4随着风险感知与适应功效感知的增强,农户首选收缩型策略的概率增大,但随着自我效能感知的增强,农户首选收缩型策略的概率降低。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户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及未来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
|
|
|
1 |
郭永杰;李文波;高树文;;吉林省主要江河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7年06期 |
2 |
刘士奇;;科学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势在必行[J];福建农业;2008年01期 |
3 |
张洪刚;张翔;吕孙云;刘彩云;;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概析[J];人民长江;2008年17期 |
4 |
郭周亭;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初步分析[J];水文;2001年05期 |
5 |
韩志文;大兴区水资源问题对策[J];北京水利;2001年06期 |
6 |
姚荣,张娜,唐德善;湿润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初探[J];人民长江;2004年04期 |
7 |
高建芳,章曙明,李新贤;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J];水文;2004年05期 |
8 |
阎逸,蒋志刚;浙江省水资源供需态势预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9 |
汪跃军,蒋永奎;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成果分析[J];治淮;2005年06期 |
10 |
姚水萍,郭宗楼,任佶,王士武,刘红;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4期 |
11 |
张蕾;赖国友;刘伟成;王浩;;有效水资源可利用量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6年01期 |
12 |
姬忠光;吴明官;;国境界湖兴凯湖水资源可利用量初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2期 |
13 |
武俊岭;冯新华;相华;轩华山;;聊城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J];山东水利;2006年04期 |
14 |
陈显维;;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概念和计算方法研究现状[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02期 |
15 |
朱光华;;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研究[J];水文;2007年01期 |
16 |
刘永峰;孙照东;徐志修;郑建国;史瑞兰;闫海富;;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05期 |
17 |
欧阳彬生;何长高;;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综述[J];江西水利科技;2007年02期 |
18 |
徐德龙;张翔;吕孙云;刘彩云;;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人民长江;2007年11期 |
19 |
王永勇;谢宏旭;;珠江片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初步估算[J];人民珠江;2007年06期 |
20 |
张明波;张洪刚;张翔;徐德龙;陈晓丹;;汉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J];人民长江;2008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