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海北川河流域径流变化的机理研究——基于模型和统计两种方法

刘哲  兰措  
【摘要】: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是影响河道径流的两大驱动力,研究两者对径流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流域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鉴于利用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有必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论文基于Budyko水量平衡法和新增水库模块的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法量化了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青海省北川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自1960年以来流域出口流量以每年0.037 m3/s的趋势下降,突变年份发生在1969年。(2) 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年代际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990—1999年2000—200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2010—2019年,且下垫面变化是1970—2019年流域出口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对应的贡献率分别为94.58%(Budyko法)和65.68%(DHSVM法)。(3) Budyko方法只能揭示流域整体的变化,而DHSVM方法能够体现水文过程变化的时空差异,模型结果表明上中游、下游地区的年平均径流变化分别受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主导;流域出口处月径流变化则对下垫面条件中的水库调节更敏感。此外,文中就2种方法量化结果差异的原因也展开了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杨传训;张正栋;朱汝雄;万露文;叶晨;张杰;;华南湿热山地小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以宁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2 申滔滔;任政;颜金玲;孙晓露;;基于Budyko假设的匡门口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年03期
3 张楚迪;;阿卡尔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21年01期
4 刘海波;;气候变化对头屯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年01期
5 段利民;李玮;刘廷玺;罗艳云;Buren Scharaw;;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定量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10期
6 董立峰;李德一;;徒骇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趋势与突变分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7 刘军;;多年气候影响下库山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与趋势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05期
8 孙传辉;钱筱暄;;萧濉新河流域径流规律研究[J];治淮;2020年07期
9 刘酌希;陈鑫;管晓祥;舒章康;杨晓甜;王国庆;;变化环境下洮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J];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05期
10 江善虎;任立良;雍斌;杨肖丽;刘晓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老哈河流域径流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0年06期
11 赵可滨;秦永泰;;1969-2015年池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价值工程;2017年11期
12 贾翠霞;邓居礼;;庄浪河流域径流变化影响分析[J];中国水利;2010年05期
13 刘贤赵;宿庆;刘德林;;流域径流演变多时间尺度特征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1期
14 韩雁;张士锋;;海河流域径流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三龙;;清水河张家口以上流域径流变化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瑞恒;;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3 马庆全;;白河流域径流及泥沙特征[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彭艳秋;戴敏;;南盘江流域径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 水文气象预报最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C];2015年
5 刘春蓁;刘志雨;;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柱国;符淙斌;;黄河径流量的历史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世军;;黄河上游流域径流泥沙组成规律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韩添丁;丁永建;叶柏生;焦克勤;;乌鲁木齐河流域径流增加的事实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曹丽娟;张冬峰;张勇;高学杰;董文杰;;中国当代土地利用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利茹;贺永会;唐跃平;王国庆;;海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归因关键技术研究[A];面向未来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1 宋鹏;王志国;李宗华;刘龙龙;;漳河上游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A];2015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12 高超;泮苏莉;白直旭;赵智超;许月萍;;气候变化对衢州江山港流域径流总量的影响[A];水科学前沿与中国水问题对策——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3 陈莹;陈兴伟;;闽江流域径流周期与长期记忆特征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4 李国芳;夏自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A];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5 玉苏甫·阿布都拉;程鹏;马宏武;王永莉;;气候变化对和田河夏季径流量的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6 宋晓波;张琼;;金沙江流域径流系列变化分析[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7 刘剑宇;张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A];水科学前沿与中国水问题对策——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8 王国庆;李迷;金君良;刘翠善;刘艳丽;;涪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9 赵春子;;图们江下游地区径流变化的规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0 李褆来;高祥宇;王银爽;;入海径流变化对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影响[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赵阳;密云水库集水区变化环境下的小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刘力;三峡流域径流特性分析及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豆林;黄土区流域径流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的时空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4 王贺年;海河山区流域生态水文演变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高冰;长江流域的陆气耦合模拟及径流变化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6 李庆云;黄土丘陵区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李洪利;区域气候变化对太湖主要生态指标影响的分析和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曹小磊;气候变化对第二松花江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9 姬广兴;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10 张灵;桑干河上游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要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1 刘正茂;近50年来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2 李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年
13 马冲;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典型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4 张爱静;东北地区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5 左京平;气候变化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径流不确定性与缺水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
16 刘金平;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特征及其径流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9年
17 付军;环境变化对区域水循环要素及水资源演变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18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19 田清;近60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长江、珠江水沙通量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新;嫩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归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赵红玲;红河流域径流对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响应[D];云南大学;2019年
3 白勇;变化环境下半干旱流域径流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4 贺瑞琼;变化环境下小理河流域径流情势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5 郭亚男;岚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6 刘献;洛河流域径流变化定量分析及径流预报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年
7 熊翰林;赣江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南昌工程学院;2018年
8 曹阳;变化环境对沱江流域径流影响的量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静琳;窟野河流域径流变化驱动因子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10 顾哲衍;大别山黄尾河流域径流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1 刘启宁;变化环境下洮儿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12 申滔滔;基于Budyko框架下漳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20年
13 赵明芳;杂木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
14 侯钦磊;气候变化和LUCC对金钱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15 周旭;变化环境下秃尾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6 宁翔;安宁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7 吴金鸿;气候变化条件下渭河陕西段径流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预测[D];西北大学;2013年
18 蒋乾;沱江流域登瀛岩测站径流变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19 鲜丽菊;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20 高娃;土地利用变化对泾河水系东川流域径流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进东;气候变化致新疆冰川显著退缩[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闫洁;珠峰地区湖泊对气候变化具指示作用[N];中国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简菊芳;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及震后重建等工作[N];中国气象报;2021年
4 记者 刘晓倩;澜沧江形成或与气候变化有关[N];中国科学报;2018年
5 记者姜永育 通讯员舒张惠;气候变化或将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刘钊;气候变化致长江上游径流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9年
8 记者 陆成宽;第三极地区主要河流历史径流变化获解析[N];科技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