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1960-2013年秦岭—淮河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摘要】:基于秦岭—淮河南北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和全国0.5°×0.5°逐月降水格网数据,选取16个极端降水指数,辅以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1960-2013年秦岭—淮河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极端降水变化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1960-2013年秦岭—淮河南北除长江下游降水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区域降水均呈下降趋势;2极端降水变化主要表现为:降水日数减少,降水强度上升,突发性强降水事件增多,连续性干旱事件增多;在空间上,秦巴山地、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以极端降水强度上升为主,关中平原、巫山山区和四川盆地以极端干旱强度上升为主;3在影响因素方面,秦岭—淮河南北极端降水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在厄尔尼诺年,秦岭—淮河南北春季极端降水偏多,夏季和全年偏少;在拉尼娜年,春季极端降水偏少,秋季和全年偏多。就各个区域而言,在厄尔尼诺年,黄河下游、关中平原、秦巴山地和四川盆地极端降水呈下降趋势,淮河平原极端降水呈上升趋势,长江下游和巫山山区响应并不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道溢;郭栋;罗勇;;中国夏季日降水频次的周末效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3期
2 邓小丽;薛春芳;林杨;赵荣;;西安市大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7年01期
3 刘莉红;翟盘茂;郑祖光;;中国北方夏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2008年03期
4 林云萍;赵春生;;中国地区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韩晖;孟丽霞;;甘肃省近46a年降水结构空间变化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1期
6 谢仁波;;印江极端降水和极端强降水日数统计特征[J];贵州气象;2010年02期
7 杨文峰;郭大梅;;陕西省强降水日数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1年05期
8 王展;申双和;刘荣花;;近40a中国不同量级降水对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性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9 方书敏;赵传燕;吴东平;王小平;;甘肃陇中安家沟小流域日降水格局[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刘艳辉;王芳;朱文超;陈根潮;;1961—2010年台山市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年02期
11 吴玉影;王凤玲;潘华盛;;黑龙江省7月降水与全国雨型及大气环流关系的分析[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2 白莹莹;张焱;何泽能;杨世琦;吴铮;赵磊;;城市化进程对重庆都市圈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J];气象;2013年05期
13 刘婷婷;张立武;王喜芹;;降水演变特征研究进展之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7期
14 李晖;翟禄新;王月;张天天;尹辉;;桂林市近56年降水结构的时间变化分析[J];广西科学;2013年02期
15 李菲;张明军;李小飞;汪宝龙;王圣杰;王琼;;1962—2011年来宁夏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3年08期
16 宇婧婧;沈艳;潘旸;赵平;周自江;;概率密度匹配法对中国区域卫星降水资料的改进[J];应用气象学报;2013年05期
17 潘华盛;历超;吴玉影;周秀杰;;黑龙江省夏季极端降水和暴雨变化规律的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3年03期
18 赵树森,刘自清;江西降水[J];江西科学;1985年01期
19 黄伟峰;沈雪频;;广州城市对降水的影响[J];热带地理;1986年04期
20 周正立;;哈密地区大降水的特征及其预报[J];新疆气象;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晖;;甘肃省近46a年降水结构空间变化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方思达;江志红;;江淮地区不同强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黄樱;钱永甫;黄丹青;姚永红;;全球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演变规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4 李书严;马京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5 王胜;谢五三;唐为安;陶寅;丁霞;;气候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昼夜降水演变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吴宜进;苏布达;姜彤;;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谭俊龄;李春;吴新泽;张苏平;;崂山区降水的气候与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喜全;王自发;郭虎;;城市化进程对北京降水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慧;;海南省降水极值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翠珍;;阿克苏汛期短历时降水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郝立生;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吴岩峻;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李岩瑛;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吕军;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滨辉;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业相关气候指标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冯沙;副热带高压中心云和降水及热带和副热带穿透性对流活动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玲;当前气候背景下的极端降水统计模拟实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李红梅;近四十年中国盛夏降水和温度特性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张蒙蒙;对我国高分辨率融合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战云健;亚洲地区现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李杨;城市化对中国区域降水变化特征的影响及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6 钟军;中国降水的时空和概率分布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成璐;融合降水及多种卫星降水产品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张静;宁南旱区降水规律分析及降水资源化技术途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杨靖文;近100年德国四站点极端降水的频数和强度变化趋势以及极值理论分布拟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敏蕊;黄土高原不同时空尺度降水空间变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越;强降水成我国重要致灾因素[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张昱 记者 高源;6月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7成[N];抚顺日报;2014年
3 记者 张淼淼;北京超百天无明显降水,现中度以上旱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曹石岩;乳山4个月仅降水2.7毫米[N];威海日报;2011年
5 记者 王建宏;石市枸杞业被点“死穴”[N];宁夏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孙楠;解析入汛以来强降水[N];中国气象报;2012年
7 记者 李江天;去年我省降水比常年偏多五成[N];辽宁日报;2011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通讯员 董永春 林惠娜;今年秋冬广东或现中等干旱[N];南方日报;2012年
9 记者张洁;河北干旱全国第一[N];河北农民报;2009年
10 通讯员 苏爱芳;河南:旱区有扩大趋势[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