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触发角监测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稳定策略

张军  姚为正  杨美娟  吴金龙  
【摘要】:由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an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LCC-MMC)组成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同时兼备两者的优点,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功率的稳定传输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非常关键。该文首先研究LCC-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功率传输条件;然后分析采用触发角作为系统稳定运行判断依据的原理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的目标和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建立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以及协调控制仿真模型,对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研究可知,触发角度α对于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非常灵敏,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迅速并准确地对两端的控制指令进行调节,以使系统快速恢复到稳定运行的状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荔;刘会金;陈格桓;;直流调制措施在三峡—华东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作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6年02期
2 吴顺今;张龙根;;直流输电系统[J];今日科技;1982年09期
3 黄万永;孙佩京;;葛上直流输电系统1989年8月至1990年8月运行分析[J];电网技术;1991年03期
4 ;世界上最大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J];山西电力技术;1995年02期
5 刘红超,李兴源,王路,陈凌云,邱晓燕;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调制的协调优化[J];电网技术;2004年01期
6 贾立雄,胡小正;2004年度全国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J];电力设备;2005年09期
7 郎鹏越;杨秀;;交直流输电系统非线性模型分析[J];华东电力;2006年07期
8 颜伟;黄淼;魏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9 陈辉祥;黄河;;多回直流输电系统间协调控制的研究[J];中国电力;2007年04期
10 刘崇茹;;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优化[J];电网技术;2007年19期
11 李勇;罗隆福;刘泽洪;董书大;傅颖;刘福生;;新型直流输电系统典型扰动暂态响应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3期
12 刘映尚;徐政;黎小林;黄莹;周远翔;何金良;谢开贵;李志远;何俊佳;;±800kV直流输电系统设计软件包的开发进展[J];南方电网技术;2008年04期
13 李勇;罗隆福;贺达江;C.REHTANZ;刘泽洪;刘福生;;新型直流输电系统典型谐波分布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0期
14 刘兵;阮江军;韩海宏;余世峰;吴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磁环境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9年11期
15 ;±500kV葛南直流输电系统国产化综合改造完成[J];华东电力;2010年04期
16 张俊华;罗隆福;郝强;;新型直流输电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4期
17 吴素平;尚荣艳;罗隆福;;新型直流输电系统中感应滤波技术的影响[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4期
18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简介[J];大众用电;2011年06期
19 ;直流输电系统的“诊断医生”[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20 许树楷;梁允源;郭自勇;;中海油文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现场试验[J];南方电网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超;李兴源;王路;邱晓燕;;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调制的协调优化[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欧开健;洪潮;;南方电网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性能研究[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于立友;齐磊;郝崑;;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风险评估研究[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4 欧开健;荆勇;任震;;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模型和算法[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郝强;罗隆福;时键峰;张俊华;李勇;刘福生;;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新型直流输电系统一般非线性控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崇茹;张伯明;孙宏斌;;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对交直流连接母线电压幅值的影响[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芫萍;;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危害及抑制措施[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帆;;直流输电系统参与互联电网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的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高鹏;胡铭;蔡汉生;田杰;陈松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时闭环仿真建模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洪潮;饶宏;KLAUS BERGMANN;;An AC/DC Real Time Simul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tudying China Southern Power System[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冉晓洪;复杂运行条件下交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卫东;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郭春义;新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杨汾艳;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和控制器参数优化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袁旭峰;新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理论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梁海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实验系统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张艳;直流输电系统的光纤电流测量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管敏渊;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范心明;面向风电场并网的双端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军;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与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焕;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韩玉蓉;密集多送出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Aazim Rasool(阿兹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杨光豪;基于MMC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吕金历;用于风电并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王娟娟;VSC-HVDC系统典型故障仿真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郜鹏;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的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陈晓忱;感应滤波技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胡泽芳;新型±800kV直流输电系统谐波特性及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MEB记者 崔宏薇;我国直流输电系统6年停运199次多为变流站原因[N];机电商报;2013年
2 实习记者 杨鹤云;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N];中国电力报;2007年
3 记者 王旭辉 见习记者 刘炎林;青海用上西藏电[N];中国能源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