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过程中煤基活性炭的孔结构特性及分形特征
【摘要】:以宁夏太西无烟煤为原料,CO_2和水蒸气为活化气体制备活性炭。采用N_2吸附法研究活化过程中活性炭的孔结构发展规律,利用分形理论,采用FHH模型计算微孔的表面分形维数及孔分形维数,分析微孔分形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活化气氛下活性炭均以微孔结构为主,随着烧失率增加,逐渐形成2nm~4nm的中孔,微孔占比不断降低。活性炭微孔表面分形维数D_1和孔分形维数D_2均在2.5~3,CO_2活化活性炭的微孔分形维数D_1与D_2均略高于水蒸气活化,说明其微孔表面更为粗糙,结构更为复杂。随着烧失率增加,分形维数D_1与D_2不断减小,与比表面积、孔容积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不存在一致性,但是表面分形维数D_1与微孔表面占比、孔分形维数D_2与微孔容积占比的变化一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
|
|
|
1 |
何亚东,薛平,李鸣号,朱复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材料微观结构形态学表征[J];中国塑料;1999年10期 |
2 |
罗儒显,黄仲涛;无机膜的分形性[J];膜科学与技术;1996年03期 |
3 |
侯长军,方艾权,霍丹群;甘草酸提取的分形维数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04期 |
4 |
李春虎,赵九生,王大祥,朱淳礼,张鎏;Cu 基低碳醇合成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与催化性能[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5 |
杨扬;张永海;白宝丰;陈静波;申长雨;;分形维数测定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塑料;2013年07期 |
6 |
胡松;向军;孙路石;付鹏;杨涛;苏胜;陈巧巧;;谷壳热解过程中颗粒孔隙结构分形特性[J];化工学报;2008年09期 |
7 |
朱辉;齐灿;吴国珊;;滤饼生长模拟及其分形特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
8 |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影响魔芋葡甘聚糖膜面微观形貌的因素[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5期 |
9 |
杨桂琴,严乐美,张万东,崔建中,郭从容,王雪松;群青粒子的微胶囊化机理及其表面分维[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7年01期 |
10 |
闻建平,梁岚,刘明言,张金利,胡宗定;下喷自吸环流反应器内气-液-固三相流局部非线性特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8年02期 |
11 |
李鸿利,吴大鸣,朱芬华,牟勇强;利用分形对无机粒子/高聚物体系分散效果的评定[J];塑料工业;2004年09期 |
12 |
苏瓦迪;;根类中药材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观察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9期 |
13 |
李英杰;赵长遂;陈惠超;;CO_2载体CaO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的分形特征[J];化工学报;2009年09期 |
14 |
杜白雨;王毅力;石宝友;葛小鹏;王东升;;不同尺度下颗粒活性炭表面分形特征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12期 |
15 |
郑红,杜建卫;中药指纹图谱的识别[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张建伟;王新文;冯颖;苏辰长;;壳聚糖对白芍水提液的絮凝效果及絮体的分形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5期 |
17 |
李瑞川;陈君若;刘显茜;张赛;;分形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