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口潮滩地貌动力过程的研究——以长江口为例
【摘要】:该文阐述河口潮滩的发育依赖于河流泥沙来源、河口动力和海底地形诸方面的有利条件。长江口潮滩在世界大河三角洲潮滩发育中独具特色。大河口潮滩的平面形态有“长条状”、“裙状”、“沙咀状”和“江心洲”型 ,横剖面形态有“宽缓型”、“陡岸型”和“侵蚀崖型”。主河道两侧潮滩水流基本上是往复流 ,但岛屿面向外海一侧的潮滩是旋转流。潮滩近底流速随着高程的增大而减小。虽然潮汐始终是潮滩水动力的控制因子 ,但径流起着加强落潮流和改变流速不对称性的作用。潮滩上的波能随风力、水深、滩坡和植被状况而变化。长江口潮滩水体属高浑浊水体 ,悬沙浓度变化于每升几百毫克至每升几万毫克之间。在总体迅速淤涨的背景下 ,大河口潮滩存在不
|
|
|
|
1 |
王宝灿;金庆祥;;浙江温州地区淤泥质海岸发育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
2 |
陈卫跃;杭州湾北岸潮滩波浪特征与统计分布[J];海洋科学;1990年06期 |
3 |
蒋国俊,冯怀珍;浙江台州湾金清潮滩水力泥沙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2年02期 |
4 |
章可奇,金庆祥,王宝灿;杭州湾北岸张家厍潮滩动态系统的频谱分析[J];海洋与湖沼;1994年04期 |
5 |
世伦,徐海根;长兴、横沙两岛潮滩沉积物的粒度概率及其分析[J];海洋科学;1994年01期 |
6 |
陈方,朱大奎,黄巧华;江苏潮滩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海岸带管理研究[J];海洋通报;1998年01期 |
7 |
刘敏,许世远,陈振楼;上海南汇潮滩表层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J];上海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8 |
余佳,许世远,陈振楼,刘培芳,王启东;上海滨岸潮滩近10年冲淤变化[J];福建地理;2000年03期 |
9 |
杨世伦,谢文辉,朱骏,赵庆英;大河口潮滩地貌动力过程的研究——以长江口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
10 |
蔡守允,魏延文,汪亚平,柯贤坤,王爱军;VSMS系统在潮滩水沙测量中的应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