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志丹油田长2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强昆生  王建民  田新文  高亚罡  杨杰  吕修祥  
【摘要】: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志丹油田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沼泽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河漫滩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主要的油气富集相带,长2油层由下而上的沉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沉积相对长2油层下段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对志丹油田长2油层的分布及其油井产量有重要控制作用,但非唯一控制因素,局部低幅的鼻状隆起构造也有重要控制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太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濮城油田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张淑娟;复杂断块油藏相控储层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范广娟;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萨葡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剩余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李薇;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王向荣;洪积扇储层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张公社;储层参数模型建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李树军;秦家屯油田油藏地质与开发调整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志勇;松辽盆地南部红岗油田沉积特征及含油饱和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罗水亮;扇三角洲相储层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张忠义;辽河油区西部凹陷西斜坡薄层稠油带的评价与应用水平井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