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王英民  王改云  张雷  陆金波  廖飞燕  
【摘要】: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钻井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雅克拉地区目的层段为水进背景下的水下冲积扇和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水下冲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3个亚相,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多种微相。沉积特征主要受古地貌、构造运动和物源区母岩性质等因素影响。古地貌对沉积相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活动东强西弱是沉积相分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物源区母岩性质控制着沉积相的物质组成,并最终影响其储集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强剑力;马春林;韩东;樊莲莲;;新安边区延9沉积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2 刘洋;李雄甫;;藤田煤矿区梓山组中段灰岩沉积特征[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3 彭楠;旷红伟;柳永清;;北祁连—酒西地区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4 王月江;;和田布雅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J];中国产业;2011年04期
5 程立雪;陈洪德;徐胜林;李洁;钟怡江;隆轲;;川西前陆盆地下侏罗统白田坝组沉积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6 万志峰;夏斌;林舸;施秋华;郭峰;刘宝明;;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钟能文;;童子岩组一段地层特征及新区预测[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8 赵野;柳成志;胡振华;李涛;;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8期
9 宁松华;秦刚;杨广广;王红岩;张明;罗琛;;塔中K1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0 万俭英;王始波;;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1 王有智;;二连盆地中—新生代盆山耦合关系[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12 温玉娥;;老头山背斜两翼煤层分布特点及找煤重点区域[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13 才巨宏;;乐安油田草4块沙三段—沙二段储层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3期
14 孙平昌;刘招君;孟庆涛;柳蓉;贾建亮;胡晓峰;;桦甸盆地古近纪充填特征及对油页岩成矿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1年07期
15 李刚;侯明才;林良彪;王文楷;;贵州平塘甘寨剖面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16 翟秋敏;郭志永;沈娟;;豫西渑池盆地湖泊沉积特征与古环境[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17 肖佃师;卢双舫;陈海峰;李占东;;大庆长垣以西泉四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18 高军波;魏怀瑞;刘坤;谭代卫;杨瑞东;;贵州遵义-纳雍一带寒武系黑色岩系中钼镍矿层的沉积特征[J];地质与资源;2011年03期
19 潘春孚;纪友亮;张善文;林晓华;卢春红;周勇;李清山;;莱阳凹陷莱阳群层序特征及其对走滑活动的响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20 郭佳;邓宏文;季春辉;秦雁群;;北京北部上侏罗统辫状河体系沉积特征[J];现代地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庆宾;管守锐;朱筱敏;王贵文;;中国现代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赵瞻;刘建清;杨平;;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群;王明炎;李银彩;;云南某地含盐系、钾盐层沉积特征及找钾远景初步研究(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4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黄捍东;张如伟;赵迪;;一种可以表现沉积特征的地震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剑萍;;东营凹陷北带永921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董同武;;贵州省赤水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龚绍礼;;江西二叠纪“古陆”问题的讨论[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10 朱煜;王正;;洪泽凹陷赵集次凹芒硝矿沉积特征及潜力分析[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3 何玉平;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D];吉林大学;2006年
4 孙钰;惠民凹陷西部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刘性全;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物性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7 金炳成;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2年
8 程鹏;北黄海细颗粒物质的沉积特征与输运过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9 姜辉;近海断陷湖盆勘探早期沉积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尹微;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寒武系构造—沉积作用及响应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希玉;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4年
2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3 劳金秀;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磊;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沉积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王升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郭守国;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刘康林;川西北江油、剑阁地区长兴(大隆)组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绍华;平潭岛附近海域全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化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曾韬 程胜辉;元坝地区前积体勘探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记者 金小平;南黄海前第三系地质研究获好评[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记者 钮海东 通讯员 刘如春 胡宏栓;学者开出防治城建地灾药方[N];广东科技报;2006年
4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14队 石彦强;沁(源)—安(泽)区11号煤层聚煤规律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记者 田雪莲 滕艳;南黄海经历了6个构造演化阶段[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刘明;南方海相勘探展示巨大潜力[N];中国矿业报;2008年
7 晨澜;沉积盆地和沉积相[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记者 于德福 通讯员 宋洪柱;5省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孙清华;中原油田新建产能4.5万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