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

高军强  李书忠  李油建  
【摘要】:激电法是非地震物探手段中的一种 ,由于油气在向上渗透的过程中会与地层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次生黄铁矿 ,激电法正是通过发现油气藏上方形成的次生黄铁矿晕来寻找油气的一种间接找油方法。通过详细介绍激电法寻找油气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等 ,从实践角度论述了激电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范围及其特点 ,最后通过举例说明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进,孟海东,傅良魁;激电找水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与系统[J];物探与化探;1998年03期
2 张赛珍,石昆法,周季平,黄俊民;激发极化法勘查油气藏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实例[J];物探与化探;1989年05期
3 李满树;激电法在川西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1998年01期
4 邹光华;简述激电法在金矿普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2年01期
5 刘松;激电法在寻找深埋金属矿中的应用前景及方法理论中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1期
6 赵晓平,俞有峰;大功率直流激电法在铅锌矿上的应用[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7 庄明商,尚世贵;用激电时间谱视参数评价激电异常的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1995年03期
8 李悦贵,丁进,李革锋,李祖文;近场源三极激电法在白云山铜矿的找矿应用[J];物探与化探;1985年06期
9 刘崧;激电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及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4期
10 罗延钟,张胜业,熊彬;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11 邵家元,姚成华;金属因素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12 ;DJM-1型激电模拟器(小功率发送机)通过技术鉴定[J];物探与化探;1987年02期
13 汤井田,孔勤根,王烨;伪随机激电法相对相位差计算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5期
14 饶跃民,姜永兰;近场源二极激电法在贫硫银金矿床的应用效果[J];矿产与地质;1996年04期
15 行英弟;大功率激电在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1995年03期
16 郭刚;利用激电测井划分蚀变破碎带[J];河南地质;1996年04期
17 刘君,陈强,马伯华;激发极化法在找水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2期
18 吴国学;大功率激电法在团结沟金矿外围找矿中的应用[J];黄金;1995年06期
19 何继善;激发极化法的测量精度及其对应用的影响[J];物探与化探;1995年01期
20 雒志锋;时域激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业培;金文丽;;依据重力负效应探测油气藏的可能性[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王君恒;;油气藏自然电位法勘探技术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CO_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4 崔建军;汤井田;金尚柱;白宜诚;;近矿激电法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姜洪训;冯兵;;利用自然电位法直接探测油气藏[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魏嘉;;油气藏物性参数的地震预测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孟贵祥;庄道泽;;荒漠戈壁区大功率激电试验效果研究——以东天山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斌;孟自芳;李相博;卢鸿选;郑民;;鄂尔多斯盆地油-气-铀共存及分布规律研究[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汤井田;楚恒;;基于DSP的激电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绍红;王尚旭;撒利伟;;夹层与薄互层油气藏岩石地球物理特性储层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蕊;塔河油田奥陶系地下流体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肖鹏飞;油气藏潮汐重力勘探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沈华;贝尔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徐仕海;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刚强;商河油田南部沙二段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马晓鸣;高邮凹陷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何展翔;圈定油气藏边界的井地电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明学;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层序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田波;长堤地区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与隐蔽油藏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立武;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铁钢;双频道激电法的研究与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2 楚恒;基于DSP的通用伪随机激电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唐春晖;基于浮点DSP的通用激电观测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海东;基于激电法隧道涌水超前探测仪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军权;激电找水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王再锋;磁性参数直接指示地下油气藏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张巍;激电法常用装置供电电极不同位置对观测数据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邓已寻;白音查干凹陷构造解析与油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姜均伟;川中上三叠统香溪群岩性气藏形成条件与聚集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陈进超;时间域激电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伯章;连续型油气藏资源成勘探开发热点[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崔毅 周颖;过激电改可能重蹈美加停电事故覆辙[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宫畅;连续型油气资源成勘探开发热点[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龚畅;氦——油气藏中的怪胎[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记者 张新民;长庆科技当先高效开发三低油气藏[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刘军 通讯员 刘斌;让油气藏发挥最大效益[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刘军 杨明;辽河深层潜山勘探展现辽阔前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记者 第广龙;长庆形成勘探开发“三低”油气藏技术理论体系[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王建宠;预探安棚深层系致密砂岩油气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牟驱;地下满是油气藏 地上造化似天堂[N];中国石油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