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煤层气藏类型及富集高产因素

袁政文  
【摘要】:煤层气藏可分为静水压力圈闭煤层气藏、水动力圈闭煤层气藏和复合性煤层气藏3种类型。含煤盆地构造稳定性及水文地质与盆地沉积、构造在时空上的良好配置,是形成高产煤层气藏的重要条件。含煤盆地周缘宽缓的斜坡带或向斜,是形成高产煤层气藏的有利部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永;;浅谈煤层气藏保存条件[J];华北国土资源;2008年02期
2 薛成刚,曹文江,钟英,詹国卫,刘埃平;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推导及储量计算方法[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年04期
3 Michael D.Zuber;Charles M.Boyer;杨兴琴;;煤层气评价技术的最新发展[J];国外测井技术;2002年05期
4 万建华;;煤层气的赋存规律[J];今日科苑;2007年14期
5 潘志刚;西北地区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剖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王红岩;李景明;赵群;;高变质煤层气成藏特征[J];天然气技术;2007年05期
7 苏泽奎;;影响煤层气赋存条件的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8 王红岩,张建博,李景明,刘洪林;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9 郭秀钦,张德荣,桂宝林,孔令国;老厂矿区煤层及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J];云南地质;2004年04期
10 朱广彦;;河北省大城区煤层气前景展望[J];河北煤炭;2010年02期
11 任冬梅,张烈辉,陈军,张明;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地质及开采特征比较[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2 赵俊龙;许浩;汤达祯;彭己君;孟金落;才思斯;于明杰;;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判识条件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4期
13 赵群;王红岩;李景明;宋岩;刘洪林;李贵中;王勃;;我国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14 胡国艺;李谨;马成华;李志生;张敏;周强;;沁水煤层气田高阶煤解吸气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及其意义[J];地学前缘;2007年06期
15 同登科;张先敏;;致密煤层气藏三维全隐式数值模拟[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16 张亚蒲;何应付;杨正明;刘学伟;;煤层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3期
17 李永寿;伊向艺;卢渊;郑华;;煤层气测速敏实验新方法探索[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5期
18 才思斯;许浩;汤达祯;赵俊龙;彭己君;孟金落;于明杰;;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类型及地质意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19 霍少磊;;新疆煤层气开发相关技术问题探讨[J];煤;2011年05期
20 吴永平;李仲东;王允诚;;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及受控因素[J];煤炭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玉民;汤达祯;许浩;陶树;张彪;;煤层气藏开发初期单相水排采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为例[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牛宏贤;汤放新;张俊;杨建丽;刘振宇;;CH_4饱和阳泉煤拄对CO_2渗透行为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叶建平;;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报告[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一兵;杨焦生;王金友;周元刚;鲍清英;;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对策[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庆波;孙粉锦;李五忠;李贵中;孙斌;王勃;孙钦平;陈刚;孔祥文;;煤层气成藏条件、开采特征及开发适用技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冰;陈天宇;孙维吉;;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气藏井间干扰对井网布置的影响[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史进;吴晓东;赵军;孟尚志;莫日和;;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数值模拟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勃;李贵中;王一兵;杨焦生;陈艳鹏;邓泽;庚勐;;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富集区的形成模式[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林;矿区煤层气综合开采模式判识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郭林霞;煤层气钻井工程风险及监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程瑶;基于结构元理论的煤层气输运模糊数学模型及解析解[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陈进超;煤层气富集区非地震综合物探技术及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先敏;复杂介质煤层气运移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吴艳艳;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赵玉集;三江—穆棱河含煤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石书灿;吴堡地区煤层气垂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9 刘会虎;沁南地区煤层气排采井间干扰的地球化学约束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杨兆彪;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鸣;井口泄漏的煤层气扩散规律及安全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李娜;煤层气分支井产能及优化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牛雪;煤层气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及渗流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洪光华;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吴上;煤层气数值试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霍红;阜新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化建设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7 何晓辉;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8 孔庆利;煤层气在双孔介质中解吸及渗流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郑利;煤层气压裂井试井及井网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杜玉娥;煤的孔隙特征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技;巧培土姜稳获高产[N];东方城乡报;2009年
2 史俊斌;陕西小麦高产创建田达77万亩[N];粮油市场报;2011年
3 通讯员 爱国 海波 永亮;上蔡:140万亩小麦大旱之年夺高产[N];驻马店日报;2011年
4 东光县农业局 班红卫 崔英杰;想作物高产“四轻四重”须转变[N];河北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亚玲;松山区万亩玉米平均亩产1002公斤[N];农民日报;2009年
6 王小波;施肥“一早二巧三足” 助推芝麻高产[N];农资导报;2010年
7 章华飞;提早作规划 力保水稻获高产[N];泸州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黄贤清 韩伟;国家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在鄄城正式启动[N];菏泽日报;2010年
9 河北家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李藏朝;玉米要高产 肥全是关键[N];河北科技报;2010年
10 包和平;玉米高产把“六关”[N];吉林农村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