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提高宏观税负能否激发基础研究的经济绩效?——基于跨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刘航  孙早  韩化丹  
【摘要】:较高的宏观税负有助于弥补基础研究自生能力不足,促进其投入结构优化和成果连续转化,增进基础研究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使基础研究的经济绩效得到激发。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在基础研究投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宏观税负越高,基础研究投入越有助于一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二,宏观税负超过一定门限值时,基础研究投入的经济绩效有所强化;第三,直接税税负的调节效应与宏观税负方向一致,间接税税负与之相反;第四,营商环境越优,宏观税负的正向调节效应越强。以上国际经验对中国有以下启示:一是保持稳定且适度较高的宏观税负,以强有力的政府引导、充足的公共投入和尽可能少的跨期不确定性,支撑基础科学发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在新的减税降费过程中,构建税基—税负、中期财政规划—逆周期调控、结构减税—精准纾困动态联动的体制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李前;吴桂梅;;影响辽宁宏观税负的产业结构分析[J];才智;2013年36期
2 马千惠;宫敏丽;夏良康;;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8期
3 马晓玲;;减税降费背景下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28期
4 赵新宇;姜扬;范欣;;宏观税负、亲贫式支出与公众主观幸福感[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5 ;时话[J];国企;2021年15期
6 袁永;王子丹;李炳超;;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政策:理论与国际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02期
7 王淑蕊;徐洁;;研发大省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基础研究强度对策建议[J];科技通报;2022年08期
8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十四五”期间争取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J];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05期
9 朱巍;;锻造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新路径与对策研究[J];科技智囊;2021年03期
10 ;王志刚部长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J];国际人才交流;2021年04期
11 ;声音·数字[J];国企管理;2021年07期
12 贾永飞;尹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给科技创新注入“强心剂”[J];中国科技奖励;2021年03期
13 刘益东;;“中材大用”与“中等水平陷阱”: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最大阻碍[J];中国经济报告;2021年04期
14 侯媛媛;;国外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11期
15 ;安徽省建立对接中央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J];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07期
16 范旭;李瑞娇;;美国基础研究的特点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9年06期
17 王方;;天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2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第三十章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2 苗长虹;;经济全球化、自生能力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3 苗长虹;;经济全球化、自生能力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霖;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黄斯棋;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宏观税负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2 李洁;营改增对宏观税负及经济增长的影响[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3 樊忠;我国区域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D];海南大学;2019年
4 赵丽;我国地区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5 刘亚伟;大口径水平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6 李斯斯;基于“三缺口”模型的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7 贾梦婷;基于三缺口模型的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促进经济增长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师泾;新发展阶段西藏地区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西藏民族大学;2022年
9 黄倩;基于政策执行视角的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动态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10 刘笑;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1 刘芬;浙江省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年
12 王一菲;宏观税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
13 刘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税收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4 童翔;重庆贫困地区经济自生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7年
15 曹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范思立;全力以赴发展新实体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田白雪;“生态美”添彩“经济富”[N];鹤壁日报;2022年
3 胡立彪;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N];中国质量报;2021年
4 记者 金叶子;上海首设基础研究特区 支持“0到1”创新[N];第一财经日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蔡姝雯 杨频萍 张宣;让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深蹲助跑”[N];新华日报;2022年
6 张梅;为基础研究营造良好氛围[N];陕西日报;2022年
7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共克发展难题[N];人民日报;2022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强化基础研究布局[N];南方日报;2022年
9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侯剑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基础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0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像老农“种玉米”一样搞基础研究[N];深圳特区报;2021年
11 记者 冯丽妃;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16.9%[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2 本报记者 赵琪;推动全球基础研究深入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3 本报记者 韩天琪;基础研究众包众筹:激活多元创新主体[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4 ;夯实基础研究需政府、企业共同致力[N];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
15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列入基础研究重点[N];中国工业报;2020年
16 本报记者 孙眉;加强基础研究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N];农民日报;2020年
17 记者 王海荣;深圳基础研究实现多点发力[N];深圳商报;2020年
18 记者 黄辛;全国人大代表李林院士: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成果转化[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9 本报记者 雍黎;重庆:基础研究为产业升级提供源头活水[N];科技日报;2019年
20 首席记者 孙锦;加强基础研究注入持续创新不竭动能[N];深圳特区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