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聚氰胺身世调查

薄三郎  
【摘要】: <正>三聚氰胺分子式中有三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氮原子组成,氮含量高达66.7%。而牛乳氮含量只有15.7%,大豆蛋白也仅有16%。毋庸置疑,在氮含量比较上,三聚氰胺胜出。难怪有人把三聚氰胺称作"蛋白精"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效伟,王喜泉;大豆蛋白残渣的综合利用[J];大豆通报;1997年02期
2 王仲礼;大豆蛋白及大豆乳制品[J];粮油食品科技;1997年04期
3 吴向明;改性大豆蛋白应用开发[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7年01期
4 ;2020年中国油脂中长期发展规划——大豆蛋白及综合利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12期
5 志子;流行快报[J];时代风采;2003年23期
6 吴建中,黄雪松,汪勇,张宁,黄才欢;Protamex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5期
7 郭蓉,周安宁,汪广恒;煤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接枝改性研究[J];煤炭转化;2004年04期
8 夏剑秋;大豆蛋白和大豆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1期
9 王飞镝,崔英德,周智鹏,郭宝春,邱清华;乙醇、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影响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4期
10 霍景庭;;浅谈大豆蛋白用途[J];肉类研究;2006年04期
11 ;专业会讯[J];食品科技;2006年06期
12 王淑娟;;大豆蛋白的营养特性解析[J];肉类研究;2007年09期
13 过祥鳌,潘才兴;接触溶剂后大豆蛋白在加热时发生急剧变性的发现[J];中国油脂;1981年S1期
14 ;大豆组织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81年03期
15 ;蛋白质脫臭方法[J];食品科技;1982年02期
16 李碧晴;浅论组织化大豆蛋白[J];食品科技;1998年01期
17 蔡立志,宋玉兰,黄丽卿;大豆蛋白的乳化功能及表征研究[J];食品科学;1999年10期
18 钱方,邓岩,周晶,刘海波;预处理对大豆蛋白酶解的影响[J];饮料工业;1999年06期
19 ;大豆加工业出路之一——大豆蛋白、磷脂加工[J];食品科技;2000年02期
20 张亚丽,徐忠;大豆蛋白酶解物的功能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彤;李万根;;大豆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减少的预防作用[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张克明;李艳玲;雷文;刘克敏;;大豆蛋白对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3 叶菡洋;袁伟杰;张志强;于建平;傅鹏;梅小斌;郭云珊;崔若兰;;大豆蛋白饮食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顾景范;;大豆蛋白的保健功能[A];食物功效成分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金建华;;火花发射光谱仪分析钢中氮[A];'2002全国光谱分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郭连营;徐超;王晓红;周波;;大豆蛋白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浆胆固醇及相关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徐超;郭连营;王晓红;周波;;大豆蛋白摄入的不同剂量和时程对高血浆胆固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张莉莉;王恬;陆治年;;大豆蛋白酶解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小肠sIgA水平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永喜;李猛;马佐仓;申景霞;王学利;翟正龙;;电炉流程冶炼轴承钢钢中氮含量的变化分析研究[A];山东金属学会2005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苏祖斐;蒋英;叶大瑜;孔平权;潘承原;;一岁内婴儿因地制宜的简易合理喂养法 Ⅰ.应用魚蛋白、大豆蛋白补充乳蛋白[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营养)[C];196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中;大豆蛋白的酶法水解及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2 吴伟;蛋白质氧化对大豆蛋白结构和凝胶性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0年
3 田琨;大豆蛋白的结构表征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亚慧;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袁德保;大豆蛋白热聚集行为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庆斌;大豆蛋白改性纤维的理化性能及混纺比优化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江连洲;利用酶修饰技术制取系列功能性大豆蛋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陈复生;大豆蛋白凝胶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潘思轶;大豆蛋白的分子修饰及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淑艳;萌发过程大豆蛋白质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军;灌喂大豆蛋白、面筋蛋白的胃蛋白酶酶解物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李云;大豆蛋白聚集及共混凝胶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李燕;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营养治疗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患者营养状况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张雪梅;大豆蛋白酶解产物中的糖肽及其对小鼠脾细胞增殖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蕾;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起毛起球机理分析及其改善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6 郭连莹;大豆蛋白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张焱;大豆蛋白ACE抑制肽的酶法制备及分离纯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艾福金;基于大豆蛋白和淀粉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闫洁;方便豆腐脑粉加工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蒋迎辉;双蛋白乳酸菌饮料的研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兵;“文明病”克星——大豆蛋白在我国为何难有销路?[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曾亮亮;瞄准大豆蛋白 引领健康消费[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张静;九合:用新技术推开市场大门[N];经济日报;2007年
4 北京九合食品有限公司代表;五个一工程树立中国新蛋白主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5 范旭东 牟新伦 记者 徐国春;北大荒大豆“航母”驶向沿海[N];农民日报;2005年
6 晓江;大豆蛋白:引领饮食消费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周振文 实习生 王思妍;开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办起农业科技园[N];铁岭日报;2006年
8 兰欣;大豆有营养 食之要得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蒋新正;醇法大豆蛋白制取关键工艺及应用开发通过验收[N];粮油市场报;2007年
10 詹俏俏;开发利用大豆蛋白应是产业发展重点[N];经济参考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