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洛峪口组凝灰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及地层归属讨论
【摘要】:洛峪群—汝阳群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它们主要由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及白云岩组成。通过对豫西汝州洛峪口村、阳坡村附近的洛峪口组野外调查,发现洛峪口组含有多层凝灰岩夹层。采用LA-MC-ICPMS测年方法,对不同地点的洛峪口组凝灰岩夹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1638±9)Ma、(1634±10)Ma的年龄,表明洛峪口组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并非原来认为的中—新元古代蓟县纪和青白口纪。由于洛峪口组位于洛峪群的顶部,很显然洛峪群及下伏汝阳群的时代均应归属长城纪。该组年龄的精确标定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豫西洛峪群—汝阳群划分方案。这对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关系及早期生命演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1 |
郑伟;齐永安;邢智峰;袁余洋;;豫西鲁山汝阳群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分析及其沉积环境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01期 |
2 |
黄秀;张钊;周洪瑞;刘清俊;;豫西中元古代汝阳群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简介[J];中国地质;2010年05期 |
3 |
郑伟;孙凤余;;豫西鲁山汝阳群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分析及其环境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年03期 |
4 |
雷振宇;李永铁;;豫西中元古界汝阳群高频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J];沉积学报;1997年S1期 |
5 |
毛景文;华北克拉通大陆下地壳的再循环[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1期 |
6 |
李洪颜;;华北克拉通原型盆地及岩浆活动时空演化对克拉通破坏的制约[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9期 |
7 |
朱光;胡召齐;陈印;牛漫兰;谢成龙;;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
8 |
赵越;陈斌;张拴宏;刘建民;胡健民;刘健;裴军令;;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
9 |
李江海,钱祥麟,刘树文,王仁民,陈晶;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性质和演化的重要问题[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
10 |
孟庆任,胡健民,李文厚;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和洛峪群中风暴沉积[J];地质科学;1995年03期 |
11 |
吴昌华;;华北克拉通的变质沉积岩及其克拉通的构造划分[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
12 |
陈旭瑞,刘建明,杨思道,张安立,曾恒荣;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2期 |
13 |
朱日祥;;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
14 |
安美建;赵越;冯梅;杨玉山;胥勤勉;郝俊杰;谭成轩;;什么控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在新近纪的构造活动?[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
15 |
杨明慧;刘池洋;曾鹏;白桦;周进;;华北克拉通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与破坏早期构造变形格局[J];地质论评;2012年01期 |
16 |
赵国春,孙敏,S.A.Wilde;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07期 |
17 |
翟明国;彭澎;;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事件[J];岩石学报;2007年11期 |
18 |
王荃;;华北克拉通与全球构造[J];地质通报;2011年01期 |
19 |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王长在;杨婷;;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壳幔速度结构[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
20 |
邵济安,张履桥,李大明;华北克拉通元古代的三次伸展事件[J];岩石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