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陈全红  李可永  张道锋  金栓联  郭艳琴  庞军刚  袁珍  
【摘要】:利用盆地北部大量钻井资料、岩心及露头观察结果,结合古地质背景,以及粒度、岩矿等分析资料,对晚石炭—早二叠世广泛分布的含砾砂岩体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属于扇三角洲体系,并以河道化冲积的形式前积到陆表海盆地中,平面上分带性和纵向上退积结构较清楚,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明显,而水道化的牵引流成因沉积特征明显。以高能辫状水道、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为主要骨架,河口坝不发育。而且,这些水道作用居重要地位的扇三角洲高能水道砂体因受物源、古地貌及潮汐等影响,往往被潮汐改造而形成障壁砂坝,也是有利储集体。它们之间因沉积特征不同,储集空间、储集性能和含油性也各具特色,但都以高能化水道形成的厚石英砂带为有利相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改焕;张志沛;;渭北地区石炭纪牙形刺初步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2 江汉铨,刘明真,程爱国;淮北涡阳含筳地层及筳带划分与对比[J];中国煤田地质;1989年04期
3 龙程波;黄舜兴;鲁子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煤成气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1986年04期
4 李仲东;郝蜀民;李良;惠宽洋;过敏;王震;;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天然气的富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4期
5 马会章;蓝信杰;王明山;;罗子岭煤矿的G层铝土矿的潜在价值[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5期
6 薛会;张金川;徐波;王毅;毛小平;;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丁晓琪;张哨楠;周文;邓礼正;李秀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4期
8 李仲东;过敏;李良;惠宽洋;永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低压力异常及其与产气性的关系[J];矿物岩石;2006年04期
9 张杰;薛会;王毅;张金川;;鄂北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类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孙长青;荣发准;赵克斌;;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5期
11 韩绍阳;侯惠群;柯丹;胡水清;;鄂尔多斯盆地DS式砂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研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6年03期
12 谭梦琦;;鄂尔多斯盆地录井技术实践——以大牛地气田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7期
13 李功强;张国成;李保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岩性剖面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1期
14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5卷(1-6期)总目次[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5 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沉积建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02期
16 孙肇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质构造格局及前中生界的油气远景[J];石油学报;1980年03期
17 孟祥豪;张哨楠;丁晓琪;;鄂北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研究[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年02期
18 彭云彪;李子颖;方锡珩;解启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2081铀矿床成矿特征[J];矿物学报;2006年03期
19 杨晓勇;罗贤冬;凌明星;;鄂尔多斯盆地含铀砂岩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0 杨奕华;包洪平;贾亚妮;于忠平;;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放;;关于本溪组的名称来源及定义问题的考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2 蒋汉朝;张锡麒;王明镇;李增学;;山东济宁煤田(东区)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生物地层[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刘淑文;范国清;;辽宁凌源“本溪组”的一个叶肢介新属——Retrofractus[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六辑)[C];1995年
4 林学雁;;吉林浑江煤田石炭二叠系及其古生物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0)[C];1990年
5 王桂成;;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付斌;贾会冲;;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苑书金;;大牛地气田致密储层地震描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权;吴绍君;;安徽淮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划分[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辑)[C];1988年
9 张志存;;山西中、晚石炭世古构造类型[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6)[C];1985年
10 冉利民;;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测井资料气层识别与产能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发旺;后遥感应用技术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4年
2 陈全红;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郎嘉彬;辽宁东南部晚石炭世牙形刺及本溪组的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袁志祥;论塔巴庙上古生界隐蔽气藏[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松扬;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及识别评价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刘锐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樊爱萍;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的成矿约束[D];西北大学;2007年
8 杨磊;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D];西北大学;2008年
9 付少英;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及其分子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10 张延庆;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低孔渗砂岩中优质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塔巴庙区块太原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胡绿慧;基于分形插值的砂体展布规律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3 徐光明;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的沉积和构造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吉海龙;鄂尔多斯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过敏;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流体压力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范世龙;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压力体系与天然气分布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少鹏;塔巴庙地区太原组砂体展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聂永生;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储层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飞龙;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古水动力体系与油气运移成藏[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白涛;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储层评价与产能主控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拴元 通讯员 陈素青;河南局打破豫东太原组无可采煤定论[N];中煤地质报;2009年
2 记者 徐补生;太原组团赴港澳举办推介周[N];山西日报;2002年
3 记者 丁建国通讯员 杨学庆 王玉梅;聚宝盆里探宝藏[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谭晔;破解多项勘探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记者 赵凡;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新一轮找水开始[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刘杰;新集二矿成功完成井下淮南煤田1煤层底板 太原组灰岩水探测[N];淮南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长兴 连杰;豁口煤矿坚持”三不“保平安[N];临汾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崔国玺;本溪:住了152万人的国家地质公园[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张荣;太原组建第二批抗震救灾卫生专业队伍[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10 张元国;一钻探出四种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