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成因、展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关系
【摘要】:泥底辟是南海北部边缘西区莺歌海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具有欠压实异常、高温高压特点及低密低速的地球物理特征,其展布则具有明显分带性且沿盆地北西走向呈近南北向雁行式排列。泥底辟成因及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快速沉降及高速沉积充填压实与排出流体不均衡所产生的巨大异常高温高压潜能,和区域控盆断裂晚期右旋走滑伸展活动。而晚期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及其他成藏条件的有效配置,则有效地控制了天然气及CO_2运聚成藏规律。
|
|
|
|
1 |
叶加仁,杨香华;沉积盆地热流体活动及其成藏动力学意义[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
2 |
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莺-琼盆地YA13-1气田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无机成岩响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3 |
解习农,李思田,董伟良,张敏强,杨计海;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4 |
张阳;姜振学;;深部热流体的热传导模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4期 |
5 |
曾溅辉;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6 |
彭晓蕾;高玉巧;刘立;;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依据[J];世界地质;2005年04期 |
7 |
聂逢君;夏菲;姜美珠;;盆地中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概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8 |
刘申芬;李国防;王凤茹;;谭头—大章断陷盆地边缘成矿条件探讨[J];矿产勘查;2010年04期 |
9 |
邢凤存;张文淮;李思田;;热流体对深埋白云岩储集性影响及其油气勘探意义——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区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1期 |
10 |
董伟良,黄保家;莺歌海盆地流体压裂与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的幕式运移[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4期 |
11 |
李大建;;南宫凹陷明化镇断裂结构解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5期 |
12 |
张敏强;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运聚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3 |
张明华;;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4 |
薄冬梅;姜林;唐艳军;鲁雪松;于翠玲;;热流体活动与油气成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5 |
李纯泉,杨计海;莺—琼盆地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油气运聚指向意义[J];天然气工业;2003年04期 |
16 |
何家雄,李明兴,陈伟煌;莺歌海盆地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运聚富集关系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
17 |
郭小文;何生;施和生;朱俊章;;番禺低隆起PY30-1构造热流体活动及油气成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3期 |
18 |
常树功,王承华;单面断陷盆地的K形构造[J];中国煤田地质;1996年S1期 |
19 |
孙晓猛,张梅生,龙胜祥,郝福江,刘鹏举,刘长垠;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与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2期 |
20 |
刘建章,刘伟,王存武;沉积盆地活动热流体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海洋石油;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