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摘要】:核桃坪铅锌矿区容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下段、沙河厂组下段和保山组上段可能是Cu矿化的矿源层;核桃坪组中段和沙河厂组可能是Zn矿化的矿源层;核桃坪组中段可能是Pb矿化的矿源层。此外,上寒武统整体上以强烈富集(K≥5)Bi、B,富集(K≥1.2)Sb、As、W、Sn为特征;Bi、Sb、As、B等金属、半金属和非金属矿化剂元素在容矿地层中的普遍富集可能为在后期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捕获成矿元素、导致成矿物质巨量堆积,最终形成工业矿床奠定了基础。基性岩脉以强烈富集(K≥5)Au、Ag、Cu、Pb、Zn、W、As、Sb、Bi、F为特征,富集元素的种类和矿石具有一致性。综合各类控矿因素,并结合稳定同位素和成矿流体特征等认为,矿床是在晚寒武世特定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矿源层和矿化剂的基础上,再经后期岩浆热液作用叠加,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的层控型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
|
|
|
1 |
叶霖;杨玉龙;鲍谈;;云南保山地块核桃坪与芦子园铅锌成矿作用初探[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
2 |
高伟;叶霖;程增涛;杨玉龙;;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初探[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
3 |
王建荣;薛传东;黄河远;靳纪娟;;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现代地质;2014年04期 |
4 |
彭静;龙训荣;徐新煌;刘德秀;;四川赤普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
5 |
文美兰,魏宽义,李元;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成矿作用探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
6 |
王清茂,王大成,苏炳炘,李秉臣;湖南省层控型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1983年04期 |
7 |
朱赖民,栾世伟,袁海华,戚华文;论底苏铅锌矿床的“双源”沉积改造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1998年01期 |
8 |
朱赖民,袁海华;四川底苏沉积改造层控型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初步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1995年02期 |
9 |
С.Т.Бадалов;吴传壁;;成矿作用研究的地球化学基础[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1年07期 |
10 |
李松生;;阳城铅锌矿床的三步成矿模式[J];湖北地质;1987年01期 |
11 |
唐森宁;黔西北滇东北层控铅锌矿床特征及其成矿模式[J];地质与勘探;1984年12期 |
12 |
霍国正;;陕西西河至黄柏源地区矿床(化)类型及成矿作用[J];西北地质;1984年04期 |
13 |
王可勇;付丽娟;韦烈民;王志高;;辽宁榛子沟铅锌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01期 |
14 |
吴健民
,赵化琛
,张生炎
,覃龙芳
,韦龙明;湘南粤北三类铅锌矿床的对比性研究与成矿作用机理探讨[J];矿产与地质;1985年04期 |
15 |
黄跃;金建才;;滇东北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J];中国金属通报;2018年07期 |
16 |
陶玻;肖渊甫;罗峰;赵志强;魏永峰;冯邦国;王仕海;林鑫;;西昆仑团结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矿产勘查;2017年05期 |
17 |
金灿海;张玙;张达;赵征;黄林;谭华;;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2014年S1期 |
18 |
王建荣;薛传东;黄河远;靳纪娟;;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辉绿岩地质特征、岩相学及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7期 |
19 |
包正相;试论湘西汞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J];地质与勘探;198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