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北京水文地质工作现状及今后工作方向

周作鑫  
【摘要】: <正>北京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对北京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后来出现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人为污染,引起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约着北京的发展。因此,今后如何做好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龙;袁友富;高飞;;红格矿区钻探堵漏堵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2 叶学铭;;长基石灰岩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开拓布置的应对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3 周尚忠;张文忠;;丰城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量估算[J];录井工程;2011年02期
4 张全丽;;潞安矿区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煤矿建设的影响[J];煤;2011年07期
5 ;《中国地质》(双月刊)稿约[J];中国地质;2011年03期
6 刘玉德;孙桂林;祖秉新;张丕;艾云峰;;拉萨岩土工程勘察回顾[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7 ;《福建地质》征稿[J];福建地质;2011年02期
8 王小利;;东宁煤田浪东沟地区找煤简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9 周强;邵兰芳;;鹤壁发现一特大型白云岩矿[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10 王立彬;;国土资源部第一口碳捕获监测井在伊旗开钻[J];西部资源;2011年02期
11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2年征订启事[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12 张艳梅;;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3 李洋;潘俊;刘畅;;沈阳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14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15 ;IGCP-598项目“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可持续性”立项通过审批[J];中国岩溶;2011年02期
16 ;《地下水动力学》(2011年版)[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17 郭燕莎;王劲峰;殷秀兰;;地下水监测网优化方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18 ;《勘察科学技术》征稿简则[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19 ;《勘察科学技术》征稿简则[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20 张艳梅;;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梦熊;;关于编写《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一书的体会[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籍传茂;;改革开放以来水文地质领域的国际合作[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籍传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六十年回顾和展望[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编后的话[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出版物[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6 ;前言[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C];1985年
7 ;编后记[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4)——第四纪地质·冰川[C];1979年
8 穆克亮;庹先国;徐争启;滕彦国;左锐;;某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备选场址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袁亮;李佩全;程功林;刘登宪;;淮南矿区水文地质勘控工作及水害防治技术介绍[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登宪;吕霖;;孔集井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与验证[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程;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2 周宏春;干旱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和悬河补给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
3 孙晓明;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蔡文晓;德州市深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孙承志;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王宇;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彦泽;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徐慧珍;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防污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吴彬;石河子市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与水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中国现代盐湖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王晓梅;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生界流体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罗珩;广东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典型地质系统分析[D];中山大学;2006年
4 郑芳文;陇东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D];长安大学;2009年
5 甘容;平煤十三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与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高云伟;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7年
7 万峥;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易伟功;潘北矿C_3 I组灰岩水文地质特征及其疏放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9 白振华;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源岩与保存条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张维锋;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地热资源潜力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铁卫;确保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N];中煤地质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雁;水文地质之路[N];中煤地质报;2009年
3 陈雁 李辉;水文地质职工“博爱一日捐”献爱心[N];中煤地质报;2009年
4 记者 张立;共商我国水文地质发展大计[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暴寒婷;水文地质,紧跟国家需求[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记者 李平;全国水文地质数字化成果首次亮相[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陈雁 张尤;成果展亮相国际水文地质大会[N];中煤地质报;2007年
8 叶冰斐;情系水工环[N];中煤地质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范宏喜;中国的机会 世界的舞台[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记者 黄晓芳 祝君壁;国土资源部:为抗旱打井提供技术支持[N];经济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