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

刘淑珍  王淑江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应在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上下功夫。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试就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智力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审美艺术教育,激活学生内在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2 王友峰;;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华章;2011年19期
3 宗国仕;;浅析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1年18期
4 王平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6期
5 奚正新;;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工作[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6 易果平;易米平;;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7 樊永兵;;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浅谈[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8 王卫华;;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辩证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馨;丁贞栋;魏长林;;高校辅导员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与要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10 李宜泽;;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11 夏亚娟;;试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彭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J];华章;2011年21期
13 李照勇;;再谈和谐校园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4 鲍文慧;;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15 王栋;;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16 徐敏;;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17 ;调查:高校为什么抢生源[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1年09期
18 宋志彬;;高校辅导员工作四维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19 李红霞;;浅析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德育[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0 曹运星;姚静;;基于服务理念的高校行政管理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点[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邓小凤;李巧云;;拓宽德育渠道,以人为本积极做好校园治安管理工作[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郑引;严贵华;;参与式管理:高校贫困生管理的新模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5 刘明达;石丹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8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应会君;;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08年
2 景欣;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D];江苏大学;2008年
3 江智萍;论高校德育工作的“以人为本”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冯翠平;高校辅导员激励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俊;以人为本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孙少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陈晓燕;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刘林;生命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张玉梅;高校生命教育内容及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海省教育厅高教处 梁留元;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机制[N];青海日报;2008年
2 郑州大学 郭新建;以人为本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牡丹江师范学院 董芸;以人为本 建设高校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铁军;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N];民主协商报;2005年
5 王青耀;关于构建和谐高校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8 ;高校存储渐成热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徐殿龙 实习生:刘晓阳;高校:门虽开费“坎”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记者 张伟卿 实习生 徐勤雷;高校出现毕业后“留守一族”[N];济南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