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制备泡沫镍/镍–硫–二氧化钛复合电极及其析氢催化活性
【摘要】:以泡沫镍为基体,利用电沉积法制备Ni–S–TiO_2多孔复合电极,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180~250 g/L,H_3BO_3 35~40 g/L,硫脲100~150 g/L,TiO_2纳米微粒(粒径约为20 nm)5~20 g/L,表面活性剂0.1 g/L,pH 3.5~4.0,温度45°C,电流密度30 mA/cm~2,机械搅拌速率250~300 r/min,时间30 min。研究了镀液中TiO_2添加量对复合电极析氢活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Ni–S–TiO_2复合电极的表面形貌和晶态结构。利用阴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不同电极在1 mol/L Na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并通过计时电位法研究电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Ni–S–TiO_2电极由纳米TiO_2粒子相和非晶态Ni–S相构成,其析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Ni–S电极。
|
|
|
|
1 |
曹维良,张凯华,张敬畅;纳米硫化镉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2 |
康振晋;;共沉淀法合成铁酸锶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3 |
王佛松,沙人玉,金应泰,王玉玲,郑玉莲;镧系元素化合物在异戊二烯聚合中的催化活性[J];中国科学;1979年12期 |
4 |
高孝恢,龙翔云,肖慎修,陈天朗;分子筛中轨道相互作用及其C~+的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1988年04期 |
5 |
肖宝钧;林西平;;沸石表面酸性与催化活性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
6 |
肖宝钧
,陈丽特
,王占华;几种氟化载体的表面酸性与催化活性研究[J];江苏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
7 |
杨怀,丁容,解希元,高文兴;冶炼工艺与热处理工艺对骨架镍催化活性的影响[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
8 |
戴长飞;;含水氧化锆的催化活性[J];精细化工信息;1990年11期 |
9 |
曲雅焕,杨明明;苯乙烯──丙烯酸载体──铁配合物的某些表征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
10 |
李晓莉
,曲雅焕
,苏树贵;聚合物载体-钕配合物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
11 |
孙弘,张蕴珊;镍硫活性阴极的催化活性及其机理探讨[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7年05期 |
12 |
龚丽芬;谢晓兰;;碳掺杂量对C-Ce-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J];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
13 |
吕颖,张沙艳;粘土的催化活性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4 |
贾东方,林美荣,房芳,朱守荣;二氧四胺大环配合物光谱特性与其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1期 |
15 |
金振兴,孙曙光,张庆勋;硫酸铈和磷酸处理对铌酸表面酸度及催化活性的影响[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6期 |
16 |
陈维新;过渡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J];分析测试学报;2004年04期 |
17 |
张世英;周武艺;周艺;陈振华;万隆;肖凡平;;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J];硅酸盐学报;2006年01期 |
18 |
张进飞;林碧洲;孙东亚;许百环;丁聪;;羟基铬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2006年12期 |
19 |
王竹梅;李月明;朱棉霞;廖润华;江向平;张玉平;;水热合成钛酸盐纳米管的晶型结构及光催化活性[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3期 |
20 |
戴冬梅;鲁冰;刘园园;高洪涛;;N,Cd-TiO_2光催化活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