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中三叠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白建科  张启跃  黄金元  张克信  周长勇  吕涛  胡世学  
【摘要】:在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产罗平生物群的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出露良好,为灰黑色纹层状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泥晶灰岩和具滑塌构造、包卷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沉积。根据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在上石坎剖面划分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SQ1和SQ2),相对海平面经历了2次升与降的过程,SQ1表现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内盆地—开阔台地的演变过程;SQ2表现为开阔台地—台内盆地—开阔台地—局限的蒸发台地的演变过程。SQ1和SQ2的台内盆地内发育凝缩段,是鱼类和海生爬行类脊椎动物保存的最佳层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孝红;程龙;;混鱼龙(爬行动物:鱼龙类)在云南罗平中三叠统的发现[J];地质学报;2009年09期
2 朱志军;郭福生;孟显云;黄国华;姜勇彪;李建波;严兆彬;;马尔柯夫链分析在甘肃礼县地区上石炭统东扎口组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月巧;贾进斗;靳久强;刘全有;;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2期
4 高大成;李瑞;;测井储层沉积相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5 谭荣彪;汪晴川;任馨;颉永平;;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在辽河盆地well1井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6 舒巧;辛仁臣;章伟;;松辽盆地他拉哈西地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下部沉积微相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年02期
7 孙晶;薛林福;赵玉婷;;空间信息支持下的沉积相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地学前缘;2009年04期
8 尹开贵;陈刚;钱恪然;程道解;;高邮凹陷阜一段一、二亚段沉积相及有利砂体分布[J];复杂油气藏;2009年03期
9 殷鸿福;伊.列.约刻尔逊;;贵州中部中三叠统腹足类新属[J];地质论评;1983年05期
10 吴基文;陈资平;;安徽南部晚二叠世龙潭期岩相古地理研究[J];岩相古地理;1997年05期
11 覃建雄,陈洪德,田景春,李余生,杨作升;川滇黔桂地区二叠纪不同成因盆地层序地层模型[J];沉积学报;1999年02期
12 董瀚,张海峰,李鸿睿;扬子地台西北缘泥盆纪层序地层研究[J];西北地质;2001年04期
13 郭宪璞,彭阳,丁孝忠;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耦合关系研究——以塔里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有孔虫群落与层序地层关系研究为例[J];地质通报;2002年07期
14 易定红,贾义蓉,石兰亭;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腾格尔组层序地层研究[J];河南石油;2005年05期
15 吕儒明;陈宗太;伍佳明;陈明瞩;周移兴;李建明;;陆良盆地陆9块上第三系茨营组地震相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5期
16 周国英;;荷兰中三叠统上壳灰岩阶大陆边缘千层饼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年02期
17 李增学;余继峰;李江涛;韩美莲;;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共存富集的组合形式及上古生界沉积控制机制分析[J];地球学报;2007年01期
18 寇宏杰;;民和盆地侏罗系沉积相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19 王艳;;史131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相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2期
20 高炎;李维锋;施小荣;;金湖凹陷范庄油田阜宁组层序划分及沉积相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元;张克信;张启跃;吕涛;周长勇;白建科;;云南罗平生物群牙形石生物地层时代及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天龙;侯建华;秦杰;杨恩秀;张春池;朱学强;杨仕鹏;;山东淄博—临朐地区古生代层序地层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3 叶士达;杨通士;;青海玉树地区中三叠统的划分与对比[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0)——“三江”地层·古生物[C];1982年
4 杨玉卿;蔡军;;珠江口盆地文昌15-1油田珠江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健;周章保;张春胜;;东濮凹陷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楼雄英;傅恒;郑来林;;西藏波蜜-松宗-然乌一带晚古生代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姚建新;纪占胜;王立亭;王彦斌;武桂春;;贵州南部地区下-中三叠统界线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华;陆永潮;;琼东南盆地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9 陈建强;于炳松;林畅松;李兴武;;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进展[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10 贾进华;;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福军;东濮凹陷刘庄地区ES_2~下段层序地层及相控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孙晶;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沙河街期层序地层的构造—沉积响应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军辉;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剧永涛;渤海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及隐蔽油气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聂逢君;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东吐莫地区层序地层及隐蔽圈闭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6 刘晓;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凹陷中洼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陈莹;歧口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宋建军;河南省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9 范军侠;辽河盆地海南—仙鹤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刘忠宝;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博;川北地区中三叠统层序、沉积相及储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海洋;和田探区下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洪克岩;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有利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常海燕;辽河盆地桃园—大平房地区东营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卫东;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李占东;苏德尔特地区贝14工区兴安岭群储层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林晓星;柴达木盆地三湖凹陷北斜坡第四系层序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刘聪;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潘杨辉;邻水~渝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亚东;濮阳油田卫79-濮95断块区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华;地质科研促西部勘探大跨越[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王永忠;煤田地质理论添新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1年
3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徐燕;地大对西部油气勘探获理论突破[N];湖北日报;2006年
4 裘建;多学科综合研究再现地球演化[N];中国矿业报;2001年
5 周亚光;中石化西部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孙希利;地质研究带动西部盆地勘探[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李岩苏克峰;新理论带来西部勘探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孙希利;西部油气勘探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新疆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地层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刘晓飞 张瑞雪;解密岩性油气藏勘探核心技术[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