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方舱穿线孔布设位置的EMC预测
【摘要】:依据激励电路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激光器系统的电磁环境,对激光器方舱穿线孔布设位置进行了EMC预测.首先,在分析了大功率TEA CO2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激光器方舱穿线孔布设位置的EMC预测问题;其次,建立了激光器的物理模型,采用激励电路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激光器近场区的磁场分布;最后,依据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结合场线耦合方法,对激光器方舱穿线孔布设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器处于放电工作状态下,激光器方舱底边的中心处磁场辐射最低(0.79A/m),适于布设穿线孔.
|
|
|
|
1 |
严宗朝;汪醒民;殷鹏程;;EMC效应与有效口袋半径[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6年03期 |
2 |
孟庆玲;抗恶劣环境飞行控制与管理计算机电磁兼容性(EMC)设计[J];光子学报;1996年10期 |
3 |
沈洪清,朱亚波,杨建军,沈建平,厉光烈;核Drell-Yan过程与EMC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4 |
李念峰;郭立红;;大型电子设备群中EMC模块构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5 |
傅诺毅;;厦门市节能灯的EMC状况及对策[J];厦门科技;2008年02期 |
6 |
何祯民;;关于胶子分布函数的EMC效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7 |
沈洪清,杨建军,朱亚波,厉光烈;核子膨胀模型与EMC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8 |
马凤才,高嵩,苏汝铿;有限密度下的核子有效质量和EMC效应的一种可能解释[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年07期 |
9 |
陈汉宇,谢长生,王元勋,黄浩;EMC光驱防振测试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09期 |
10 |
秦小南;EMC-1428彩色高分辨显示器的故障排除实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
11 |
眭琳晖,杨建军,沈洪清;横向动量分布和EMC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2 |
朱伟;论胶子分布函数的EMC效应[J];科学通报;1986年09期 |
13 |
李子邦;彭宏安;;核子的部分子统计模型、EMC效应和核内核子中胶子分布函数[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8年01期 |
14 |
于连河;;微控制器的EMC性能的改善[J];科技资讯;2006年30期 |
15 |
刘连寿,彭宏安,赵维勤;原子核内QCD真空的改变和EMC效应[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5年11期 |
16 |
马靖宇;;无线直放机EMC设计基本要点[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12期 |
17 |
淦丽萍,马伯强,孙佶;中微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散射中的EMC效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18 |
敖开发;;EMC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05期 |
19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