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库特征
【摘要】:利用辽宁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样地清查资料,构建了不同林龄落叶松生物量与蓄积量转换模型,结合辽宁省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估算全省落叶松林生物量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表明,干碳量比、根碳量比和根冠碳量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叶碳量比、枝碳量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方差结果显示不同林龄落叶松单木碳分配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不同林龄阶段生物量与蓄积量进行曲线回归得到,除中龄林生物量与蓄积量转换模型为CVD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外(决定系数R2=0.925),幼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均为线性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而且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843、0.967和0.927。不同林龄落叶松林生物量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2006年辽宁省落叶松林生物量碳储量为19.63M t,其中乔木层占总生物量碳储量的94.15%,灌木层占2.21%,草本层占0.37%,枯落物层占3.27%。不同林龄落叶松林生物量碳储量呈现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