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海南坡鹿活动习性的研究

袁喜才  陈万成  李善元  
【摘要】:1985年4月至1987年9月我们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对海南坡鹿的活动习性进行了常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发现海南坡鹿是昼夜活动的草食动物。日间活动范围不大,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不超过30—40hm。春季发情交配季节经常在较开旷的生境中活动,尤其喜欢火烧迹地。秋季雄性生茸,雌性产仔期间多在林间及林缘活动,行为比较隐蔽。海南坡鹿性喜群居,平时以小群或单独个体活动,交配期群集活动频繁,经常集成较大的群。在观察时觅食与休息反刍,遇见频率占总遇见头次的97.6%。12月至翌年6月,日间多以觅食为主。每日上午与傍晚各出现一次觅食高峰期;7月至11月。日间以休息反刍为主。仅傍晚出现一次明显的觅食高峰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治高,宋延龄;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J];动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2 宋延龄;为海南坡鹿搬家[J];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05年08期
3 宋延龄;坡鹿 琼岛精灵[J];森林与人类;2005年09期
4 宋延龄;;海南坡鹿真的安全了吗?[J];大自然;2006年06期
5 李湘涛;;海南坡鹿摆脱灭绝厄运[J];科技导报;2007年17期
6 李治深,周圻;论海南坡鹿的保护及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7 李善元;;海南坡鹿的习性[J];大自然;1994年03期
8 吴英华,李治深,韩新畴,曾纪锋,周圻,李善元,云昌义,冯勇;海南坡鹿生理生化正常值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9 胡楫;;走近海南坡鹿[J];知识就是力量;2009年12期
10 袁喜才,刘晓明,王骏,符国瑷,李善元;海南坡鹿食性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11 袁喜才;邓汉伟;;珍稀的热带鹿种——海南坡鹿[J];大自然;1997年06期
12 莫燕妮;海南坡鹿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及其意义[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3 邵金平;海南坡鹿简介[J];生物学教学;2001年01期
14 宋延龄;两种食性研究方法在海南坡鹿食性研究中的比较[J];兽类学报;1997年02期
15 史海涛,王勤军,叶芳云;海南坡鹿的兴衰与反思[J];生物学通报;2000年10期
16 江海声,刘振河,袁喜才,王韩生;海南岛南湾半岛猕猴的活动习性[J];兽类学报;1988年04期
17 徐龙辉;;为了目睹“仙鹿”的风采[J];环境;1998年02期
18 宋延龄,李善元;海南坡鹿围栏种群动态与食物资源关系的初步分析[J];兽类学报;1993年03期
19 张有植,邓成玉,薛群力;西藏察隅室内主要蚊种活动习性的观察[J];四川动物;1991年01期
20 韩联宪;;海南大田访坡鹿[J];大自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延龄;曾治高;;保护区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以海南坡鹿为例[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延龄;曾治高;;海南坡鹿雌鹿的繁殖特征[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刘飞;;海南坡鹿春季昼间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易桂喜;范军;闻学泽;辛华;;由现今地震活动分析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的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地段[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5 蒲德永;王志坚;周传江;张耀光;彭作刚;;大眼鳜仔稚鱼发育和生长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朱元鼎教授诞辰110周年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姚大全;陈安国;郑海刚;;西安及邻区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习性初探[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7 陈园田;王志鹏;叶建辉;何丹明;谢志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的地球动力学环境[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8 吴志红;;区域性图书馆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9 周强;王德成;毛志怀;;基于科技理论创新的大型灭蝗机械装备技术的研究发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10 易桂喜;闻学泽;王思维;龙锋;范军;;由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龙门山与岷山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及强震危险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圻;草本和灌木类饲草的营养价值与海南坡鹿对饲草选择性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雷琦;网络化制造平台的集群模式和运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马立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价值链再造与升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冰;野放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行为格局与生境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德;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刘飞;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楼暨康;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cDNA的分离[D];浙江大学;2012年
5 蒙以航;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利存;不同生境条件下海南坡鹿性别分离的对比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孔令明;海南坡鹿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在鹿科动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地位[D];山东大学;2010年
8 申明霞;海南特色动物cDNA文库构建及文库筛选[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蒋雯;我国创意产业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华晓;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振君 卞王玉珏 陈招万;22头海南坡鹿野放猴猕岭[N];海南日报;2004年
2 梁振君;224只海南坡鹿迁出大田[N];海南日报;2005年
3 王雪;海南坡鹿增至1000多头[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范南虹;海南坡鹿:从濒危到新生[N];海南日报;2009年
5 王雪;海南坡鹿首次野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6 记者 陈祖洪 海南日报记者 侯小健;海南坡鹿艰难“爬坡”[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记者 梁振君;海南坡鹿只活十余年[N];海南日报;2005年
8 陈超 梁振君;海南坡鹿突破1600头[N];海南日报;2006年
9 邓建华范南虹;海南坡鹿增至1785头[N];海南日报;2007年
10 梁振君 吉进宁 卞王玉珏;海南坡鹿增至1000多头[N];海南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