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与若干生态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各生态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浮游植物生物量与Ca~(2+)、Mg~(2+)、NO_3~-—N、NH_4~+—N、总氮、总磷、有机物耗氧量和透明度呈线性相关。绿藻门生物量与Mg~(2+)、NO_3~-—N、NH_4~+—N、总氮和有机物耗氧量呈线性相关。蓝藻门生物量分别与Ca~(2+)、NO_3~-—N、NH_4~+—N、总氮、总磷、有机物耗氧量和透明度相关。浮游植物生物量、绿藻门生物量、蓝藻门生物量都与NO_3~-—N、NH_4~-—N相关,这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O_3~-—N和NH_4~+—N态氮浓度,整个实验期间都在临界浓度以下,二者已成为浮游植物增殖的限制因子。
|
|
|
|
1 |
蓝文陆;彭小燕;;茅尾海富营养化程度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2 |
刘红;马徐发;熊邦喜;;武汉南湖的浮游植物[J];淡水渔业;2006年01期 |
3 |
张运林;陈伟民;周万平;杨顶田;江晶;;2001-2002年天目湖(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02期 |
4 |
周伟华;王汉奎;董俊德;胡友木;张建林;张偲;;三亚湾秋、冬季浮游植物和细菌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
5 |
刘明典;杨青瑞;李志华;刘绍平;黄木桂;吴志新;;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淡水渔业;2007年03期 |
6 |
姜作发;苏洁;唐富江;孟令博;;勤得利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水产学杂志;2005年02期 |
7 |
代飞飞;王宗灵;李艳;肖永锦;;物种丰富度对集群生物量的影响及抽样、互补效应的检验[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
8 |
李喆;姜作发;赵文阁;马波;霍堂斌;郭焱;蔡林钢;唐富江;;新疆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特征[J];水产学杂志;2008年02期 |
9 |
周伟华;王汉奎;董俊德;徐继荣;胡友木;张偲;;海南岛三亚湾浮游植物和细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制约因素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年06期 |
10 |
王宗灵;曲宁;代飞飞;;浮游植物生物量增长模式及抽样、互补效应检验[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8期 |
11 |
夏建荣;;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海洋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2 |
雷安平;陈欢;陈菊芳;胡章立;;大亚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研究[J];海洋技术;2009年04期 |
13 |
覃雪波;;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春季初步调查[J];河北渔业;2008年03期 |
14 |
张义科,张翠君,张雪松,霍新颖,任金豹,张红艳;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生产量[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5 |
赵文,董双林,申屠青春,张兆琪;氯化物型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
16 |
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洪门水库浮游植物研究[J];水利渔业;2008年02期 |
17 |
刘文盈;高润宏;张秋良;陈玉海;邢小军;白兆勇;贾丽琼;于向芝;;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湿地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
18 |
王志忠;巩俊霞;陈述江;孙栋;陈金萍;王钦东;段登选;;东平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生物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19 |
孙军,刘东艳,钱树本;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Ⅱ.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1期 |
20 |
刘宇;沈建忠;李鸿;赵永晶;马徐发;刘其根;江敏;董攸;刘军;郝志才;;新疆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湖泊科学;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