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黑土区农田景观多尺度土壤养分时空分异研究进展
【摘要】: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黑土区土壤养分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主要驱动机制是区域土壤养分管理重要依据。文章系统总结不同尺度下典型黑土土壤养分时空分布格局主要特征和驱动机制:典型黑土区尺度,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速效钾(AK)从南向北逐渐升高,呈纬度地带性规律。区域尺度,以哈尔滨市辖区为例,受纬度地带性和海陆分布影响,SOM和全量养分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同时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均表现明显"城市效应",即越靠近城市土壤SOM和土壤养分含量越高。村域尺度和小流域尺度,SOM和全量土壤养分分布与水文过程密切相关,尤其受到侵蚀和沉积影响;速效养分主要受坡向、坡度和坡位,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且不同土壤速效养分与其各自理化性质和土壤本底值密切相关。坡面尺度,土壤速效养分受坡位、侵蚀、沉积、水热、施肥和作物生长过程影响,土壤AN含量峰值在作物生长期从坡顶向坡底逐渐迁移,AP变化不明显。受土地利用、地形、耕作方式、融雪侵蚀、沉积、水文过程等影响,冻融过程不同程度改变流域尺度和坡面尺度土壤N和P时空分布格局。不同尺度典型黑土养分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驱动机制不同,因此无法直接通过尺度推绎方法预测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黑土区土壤养分调查方法、采样方法和插值方法逐渐改进,但需进一步探索更简单、高效、精准插值方法。研究旨在为黑土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
|
|
1 |
徐艳,张凤荣,汪景宽,王秋兵,王茹;20年来我国潮土区与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对比研究[J];土壤通报;2004年02期 |
2 |
盛建东,肖华,武红旗,陈冰,王军,杨新建;不同取样尺度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2期 |
3 |
许咏梅,冯耀祖,张小玲;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4 |
方慧婷;蒙继华;程志强;;基于遥感与作物模型的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9年03期 |
5 |
王立刚;杨黎;贺美;黄诚诚;;全球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态势及其管理技术[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6期 |
6 |
夏大中;周喜富;;土壤速效养分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J];现代化农业;1990年11期 |
7 |
何玉亭;李浩;谢丽红;钟文挺;孙娟;张成;杨佳文;蔡梣仪;;成都市茶叶生产功能区土壤速效养分及阳离子交换量现状与评价[J];四川农业科技;2019年12期 |
8 |
李纯燕;杨恒山;萨如拉;张瑞富;曹倩;张丽娟;;不同耕作措施下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1期 |
9 |
张晋爱;;改良盐碱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J];北京农业;2014年33期 |
10 |
王红娟;白由路;魏义长;;东北平原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年02期 |
11 |
林颖
,张丁娜,宋庆英;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趋势及对策[J];黑河科技;2002年03期 |
12 |
吴志鹏;姜欣;许慧慧;张苗苗;唐寅;徐虎;王运;王志强;;用于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的多联可控时速搅拌机设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13 |
吕国红;张玉书;纪瑞鹏;王笑影;陈鹏狮;;辽宁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14 |
段达祥;高晟;吴永波;刘成刚;;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季节变化[J];林业科技开发;2011年03期 |
15 |
李亚莉;赖宁;乔江飞;耿庆龙;陈署晃;;不同滴灌年限小麦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J];新疆农业科学;2018年11期 |
16 |
蒙宽宏;王承义;;塔河铁矿废弃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