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天山北坡高寒草甸和山地草原放牧强度的研究

阿依丁  冯克明  双胡尔  任继生  雷特生  穆合塔尔  张学洲  
【摘要】:1993~1995年在天山北坡高寒草甸夏场和山地草原春场,进行了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季节草地的利用率,夏季以81%为好,春季59%、秋季75%为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志伟;不同放牧强度高寒草甸种群优势度的动态变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黄大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轮牧实验的系统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马存寿;宋仁德;冯生青;王援军;周玉青;米兴亮;张建新;;放牧强度对青年牦牛生长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9年01期
4 仁青吉;武高林;任国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年05期
5 董全民;赵新全;李青云;马玉寿;王启基;施建军;;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高寒草甸草场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6 董全民;恰加;赵新全;马玉寿;;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现状[J];草业科学;2007年11期
7 黄大明,李凌浩;放牧压力下高寒草甸夏秋草场潜在生产力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8 雷特生,任继生,张学洲,阿依丁,郑子英,李学森;天山北坡高寒草甸和山地草原氮磷配方施肥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6年04期
9 闫凯;张仁平;李德祥;锡文林;张建立;;新源县山地草原植被特征及植物营养对放牧强度的响应[J];草业科学;2011年08期
10 黄大明;放牧压力下夏秋矮蒿草草地潜在生产力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1 李希来,朱志红,杨元武,张静,马国祥;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嵩草分株种群与克隆生长动态[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7期
12 朱志红,王刚;群落结构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以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02期
13 李春刚;;放牧干扰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14 张金霞,曹广民,周党卫,赵新全;放牧强度对高寒灌丛草甸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1年03期
15 朱志红,王刚,赵松岭;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无性系分株种群的地上生物量动态[J];中国草地;1994年03期
16 李希来,朱志红,乔有明,刘伟;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矮嵩草无性系分株构件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03期
17 陈懂懂;孙大帅;张世虎;谈嫣蓉;杜国祯;史小明;;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8 董自红;蒋平安;程路明;贾宏涛;李慧;;围栏对新疆山区草地土壤碳氮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9 李希来,朱志红,杨元武,张静,宋维军;矮嵩草无性系对不同放牧强度的生长反应[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0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盛丽;;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牦牛增重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全民;赵新全;李青云;马玉寿;王启基;施建军;;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草甸草场第二性生产力的关系[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來興;易现峰;楊月琴;张嘵爱;;海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统定位站若干雀形目鳥類穩定性碳同位素值及其食性(英文)[A];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华坤;赵新全;周立;刘伟;韩发;;不同放牧强度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龙瑞军;尚占环;赵成章;曹广民;王长庭;丁路明;;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分异过程及调控机理[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董全民;;高寒地区暖季草场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其土壤养分变化研究[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月梅;曹广民;;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希来;杨元武;张静;张玉业;旦得尔;;不同放牧强度下矮嵩草无性系分株结构动态及其年龄的推测[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周华坤;周立;赵新全;刘伟;韩发;;高寒草甸退化对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帅;不同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谈嫣蓉;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陈懂懂;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及氮矿化潜力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东;基于CENTURY模型的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天增;陇东典型草原土壤硝化微生物及硝化作用对绵羊放牧强度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6 单玉梅;放牧强度和草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史小明;开垦、黄帚橐吾蔓延和禁牧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玉寿;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世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和硝化及地上地下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贾鹏;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物候研究:群落,功能特征与系统发育[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南吉;青藏高原东缘土壤酶活性空间格局变化及对干扰的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向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文才;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钊齐;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上放牧侵蚀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范晓梅;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的影响及作物系数的确定[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艳楠;典型草原放牧强度遥感估测[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萨仁高娃;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及家畜增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布仁其其格;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米智勇;不同放牧强度和管理方式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的氮矿化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邓钰;羊草光合特性与土壤呼吸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目 朱国亮;丰腴的青藏高寒草甸草枯畜减[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王力军;打山地草原牌火了扎鲁特旗旅游业[N];通辽日报;2005年
3 记者 肖涛 谢伟 赵书彬;羌塘扬鞭竞风流[N];那曲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章轲;“青藏铁路经济带”要环境规划先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2008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N];农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斯琴塔娜;全区“十一运”火种在扎旗罕山草原成功采集[N];通辽日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王海林;扎鲁特旗筹资百万为旅游沿线村庄“美容”[N];通辽日报;2007年
8 王雅琳;10年后青海湖将更迷人[N];西部时报;2010年
9 张礼生;做好虫情预报 减少突发性虫害损失[N];农民日报;2003年
10 巴特尔 苏宝玉;赴加拿大畜牧业考察报告[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