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悬浮培养茶叶细胞合成茶氨酸培养基组成优化研究
【摘要】:婺源绿茶嫩叶用MS培养基(加IBA2mg/L,6-BA4mg/L,盐酸乙胺25mmol/L)进行茶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不同组成条件对茶叶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茶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个培养周期中,细胞收获量和茶氨酸积累量峰值出现时间为培养的第19~22d;在NH4+/NO3-1.0/60.0mmol/L、K+100.0mmol/L、Mg2+3.0mmol/L、H2PO4-3.0mmol/L、蔗糖30.0g/L、水解酪蛋白2.0g/L条件下,茶叶细胞生长量和茶氨酸积累量分别可达到16.33g/100ml培养液和3.357g/100ml培养液;提高培养基中水解酪蛋白浓度可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得到延长,并有利于茶氨酸积累;H2PO4-浓度主要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速率的同步性,低H2PO4-浓度环境中茶氨酸积累速率峰值滞后于细胞增长速率峰值,高H2PO4-浓度环境中早于细胞生长速率峰值出现时间;K+和蔗糖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均不明显;Mg2+对细胞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NH4+/NO3-对茶氨酸合成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从生产效率考虑,培养周期以19~22d为宜。
|
|
|
|
1 |
褚九云,陈国风;茶氨酸的分析研究和在食品中的应用[J];茶业通报;2004年02期 |
2 |
吕虎,华萍,孔庆友,蒋显猷,冷和平;茶叶细胞悬浮培养中茶氨酸生物合成工艺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年02期 |
3 |
吕虎,华萍,余继红,蒋显猷,冷和平;ZtNH_2-HCl和剪切力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中茶氨酸合成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7期 |
4 |
王虹;康海宁;陈军辉;赵恒强;王小如;黎先春;;HPLC-APCI-MS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J];茶叶科学;2009年01期 |
5 |
TOJiRO;TsusHiDA;欧阳林;;茶鲜叶中 L-茶氨酸的代谢[J];茶叶科学技术;1988年04期 |
6 |
Tojiro;TsushiDA;曾绿松;;一种茶氨酸水解酶[J];茶叶科学技术;1987年03期 |
7 |
汪有钿;;介绍几种鉴别假茶的方法[J];茶业通报;1991年02期 |
8 |
张莹,施兆鹏;色谱法制备茶氨酸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4年04期 |
9 |
津志田藤二郎;竹尾总一;朱跃进;;山茶和茶梅实生苗中有茶氨酸存在[J];茶叶;1986年01期 |
10 |
津志田藤二郎;竹尾总一;朱跃进;;山茶和茶梅实生苗中有茶氨酸存在[J];茶叶;1986年02期 |
11 |
袁弟顺,林丽明,孙威江,林金科;不同品种茶树愈伤组织的培养与茶氨酸的积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2 |
杨贤强;;茶树中茶氨酸代谢的探讨[J];茶叶;1981年03期 |
13 |
倪君;须海荣;;茶叶氨基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茶叶;2007年02期 |
14 |
阮雪莲;;茶氨酸的研究进展[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
15 |
陈瑛;茶氨酸提取方法的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
16 |
石亚亚;贾尚智;闵彩云;;茶氨酸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年01期 |
17 |
崔湘兴;龚雨顺;黄建安;刘仲华;杨志辉;李娟;;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茶氨酸的热力学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18 |
TAKEO,T.;郑达曾;;与绿茶质量有关的茶树茶氨酸氮素合成主要问题[J];茶业通报;1986年03期 |
19 |
小西茂毅;吴洵;;茶氨酸、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在茶树新梢中的代谢[J];核农学通报;1984年02期 |
20 |
陈瑛;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年变化的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