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家蚕血细胞的种类及其演变过程

黄自然  卢蕴良  
【摘要】: <正> 家蚕血细胞的分类,自石森1925以来,岩崎1932,入户野1956,1925及1958等先后提出大致相同的方法。一般分为原白血球,浆细胞,巨大细胞,颗粒细胞,捕食细胞及小球细胞。但其中有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且对各细胞的演变过程及在蚕期的消长关系,仍未有系统的报导。作者等采用二化性瀛文×华十及多化性115南×九白海(南农七号)的五龄蚕儿作材料,每天自尾角采血,涂抹,85%甲醇固定,用Giemsa染料,Wright氏染料及Unna染料复合染色,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的演变;又用组织化学方法检定其内含成份的消长,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分类,5龄期间各类细胞的消长关系可用作蚕病预知检查及选育种的一种生理指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幼芳;马玉堃;凌尔军;;家蚕拟浆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英文)[J];昆虫学报;2007年05期
2 柴连琴;宋敏;张丽;;高温诱导对家蚕血淋巴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3 徐伟;潘敏慧;张金叶;洪锡钧;鲁成;;家蚕血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J];蚕业科学;2006年04期
4 陆龙喜,时连根;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反应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1年04期
5 尹晓辉;朱国念;庄惠生;吴慧明;李少南;;除草剂炔草酯对家蚕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林昌麒,方琴琴,姚勤,吴冬秀;家蚕有滞育多化性品种一年一次保育初探[J];蚕学通讯;1996年02期
7 时连根,钟伯雄,徐俊良;家蚕血淋巴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机理[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年04期
8 吉武成美;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J];农业考古;1987年02期
9 蒋猷龙;;家蚕起源问题的讨论[J];广东蚕业;1985年04期
10 颜新培,钟伯雄,徐孟奎,梁建设,沈飞英;家蚕催青前期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J];昆虫学报;2005年02期
11 夏振铎,徐静斐;关于家蚕神经内分泌的研究——Ⅰ.家蚕脑神经分泌细胞的组织学研究(初报)[J];昆虫学报;1964年05期
12 吉武成美;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续)[J];农业考古;1988年01期
13 Y.Kato;李文楚;;家蚕抗菌蛋白Ceeropin B cDNAs的表达及其特性[J];国外农学(蚕业);1994年02期
14 戴盛;李斌;马晓春;吴必顺;王大永;宋秀梅;马洪利;许维岸;;氟化钠对家蚕幼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15 俞瑞鲜;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苍涛;王彦华;赵学平;;化学农药对家蚕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16 唐红生,桂仲争,秦树臻,庄大桓,贾士荣,秦俭;家蚕二化性与多化性品种的RAPD指纹分析(简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年02期
17 朱玉芳,吴康,崔勇华,郑小坚,许雅香,汪宏其;镉铅对家蚕茧质及血细胞DNA损伤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18 倪世俊;;饲养家蚕防蛆蝇[J];农家科技;2005年08期
19 Firdose Ahmad MALIK;Y.Srinivasa REDDY;;不同家蚕品系的耐热性特征(英文)[J];昆虫学报;2009年05期
20 吉武成美;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J];科技通报;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连根;陆龙喜;;家蚕血细胞对病原白僵菌的防御反应研究(摘要)[A];中国蚕学会养蚕与蚕生理病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赵红平;;家蚕蚕茧与蚕丝的生物力学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艳艳;池旭娟;方向明;阚雪芹;苏媚;刘文倩;王海玲;谈建中;;家蚕蛋白激酶C受体基因Bmrack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4 李兵;许雅香;卫正国;陈玉华;沈卫德;;生产高品位生丝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选育[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方洲;常平安;张平波;易发平;马永平;;家蚕Fib-H、Ser-1基因探针在家蚕和中国野桑蚕的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宋方洲;常平安;张平波;易发平;马永平;;家蚕Fib-H、Ser-1基因探针在家蚕和中国野桑蚕的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黄科;李春峰;范晓东;刘文明;周泽扬;;家蚕gapdh基因的克隆及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8 张彩霞;鲍忠赞;周前凯;魏广兵;徐世清;司马杨虎;;家蚕正反交SAGE表达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苏金明;吴伟尉;司马杨虎;;家蚕试验小区雌雄比例差异性调查及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代方银;童晓玲;沈以红;罗亭玉;伴野丰;鲁成;向仲怀;;家蚕体形突变第2数珠蚕(mf-2)的遗传学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红松;家蚕黑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分子进化[D];西南大学;2011年
2 沈以红;家蚕几种组织的EST及基因表达特征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甘玲;家蚕脑组织基因表达谱和神经肽及肽样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谭祥;家蚕嗅觉相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BmGSTD1的结构与功能[D];西南大学;2012年
5 陈亚锋;寄生蜂与非适应性寄主之间的发育和免疫互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斌;家蚕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和低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特异表达[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黄少康;两种微孢子虫的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陈复生;家蚕多倍体细胞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张美蓉;家蚕PcG家族分析及BmRYBP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永强;家蚕无性繁殖系的构建及其遗传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兰;家蚕整合蛋白β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永燕;家蚕赤蚁突变的分子定位及淡赤蚁(ch~p)的分子基础初探[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淑梅;家蚕体主要药用活性成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曾凤辉;家蚕新基因BmEm4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江艳;BmCycH基因及其在家蚕中表达特性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大霞;家蚕AFLP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潘晔;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mserpin-2)和类成虫盘生长因子(BmIDGF)的亚细胞定位及组织表达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8 孙德斌;家蚕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张春丽;家蚕中孕酮受体膜元件2的(PGRMC2)的表达纯化及功能初步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玉明;家蚕EST分析系统的构建及初步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国 实习生 杨海霞;家蚕基因研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N];工人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传书 冯竞;我家蚕基因研究又获重要成果[N];科技日报;2009年
3 赵强社;家蚕中毒的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邓力;家蚕基因破译派上大用场[N];农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吕媛;基因控制家蚕生男不生女[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通讯员 王治奇 记者 夏桂廉;西南农大拥有家蚕基因序列世界第一[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鹏;刘春:发现家蚕突变基因[N];北京科技报;2010年
8 ;家蚕的病虫害防治[N];河北科技报;2003年
9 如皋市蚕桑站 孙杰;家蚕传染病的防治[N];江苏科技报;2001年
10 秦得利;家蚕基因组研究成为竞争热点[N];农民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