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祁连山高寒植被土壤解磷菌筛选及其解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摘要】:采用PKO固体培养基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33株,对其进行继代培养,得到13株功能稳定的解磷菌,采用2种方法测定其解磷能力。13株解磷菌在PKO平板上8 d后,解磷圈D/d值为1.21~4.01;在液体摇瓶中,其解磷率在0.13~11.842 mg/g。其中,菌株2-2-1具有较高的解磷率,解磷效果在1%水平下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
|
|
1 |
江丽华;刘兆辉;张文君;陈树君;张玉兰;郑东峰;;几种微生物及不同组合解磷能力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
2 |
宋炜;肖琳;杨柳燕;;太湖底泥中解磷细菌的生态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3 |
袁红莉;屈建航;李海峰;杨金水;陈楠;黄怀曾;陈文新;;生物作用与水-沉积物界面磷的循环[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4 |
郑燕玲;程萍;喻国辉;陈燕红;杨紫红;陈远凤;;石斛兰叶片内生菌的分离及其解磷能力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5 |
东野脉兴;夏学惠;周建民;田升平;张灼;樊竹青;;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与环境[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
6 |
胡蓉蓉;章家恩;冯丽芳;;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7 |
周成;荣湘民;刘强;彭建伟;谢桂先;;解磷高效微生物最佳培养条件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
8 |
于雪云;扈进冬;杨合同;李纪顺;;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9 |
徐江兵;林先贵;王一明;王俊华;;施用茶树菇菌糠对青菜生长及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
10 |
朱昌雄;李俊;沈德龙;姜昕;;我国生物肥料标准研究进展及建议[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