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振山,董治宝,陈广庭;风沙运动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J];干旱区研究;1997年01期 |
2 |
张骏,荀毓龙;复杂背景下被动FTIS定量遥感污染云团光谱[J];遥感学报;1998年02期 |
3 |
王修兰;CO_2-作物生长模拟实验及光合模型[J];气象学报;2000年06期 |
4 |
钱仲威;重庆地区天气灾害模型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
5 |
曾艳,吴幼乔;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模型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6 |
任立良,刘新仁;基于1998/1999年HUBEX强化观测资料的水文过程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2期 |
7 |
张继国,刘新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Ⅱ)模型评价与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
8 |
涂方旭,李耀先,覃峥嵘,张永强;广西降水量序列的气候变化模型[J];广西气象;2000年03期 |
9 |
张德宇;气压长周期变化的一种模型[J];海岸工程;2002年03期 |
10 |
傅国斌,刘昌明;全球变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计算分析——以海南岛万泉河为例[J];地理学报;1991年03期 |
11 |
魏生生,曹鸿兴,魏凤英;均生函数模型预报检验[J];气象;1998年05期 |
12 |
王登炎,黄小吉,邓秋华;长江中游暴雨卫星云图模型[J];湖北气象;1997年02期 |
13 |
许炳南,张宇发,罗纲,汤苾;用带周期分量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贵州气象灾害变化趋势[J];贵州气象;1999年03期 |
14 |
孙其诚,王光谦;模拟风沙运动的离散颗粒动力学模型[J];泥沙研究;2001年04期 |
15 |
陈桂英,张培群,许力;1999年夏季中国降水南多北少成因初探[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3期 |
16 |
房莲;周伟灿;;关于东亚夏季风突变的机制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02期 |
17 |
王钊;;6S辐射模型算法解析及在MODIS大气校正中的应用[J];陕西气象;2006年05期 |
18 |
廖玉芳;段丽洁;;湖南电线覆冰厚度估算模型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
19 |
刘如琛;平地与高山风速转换的数值研究[J];电力勘测;1997年01期 |
20 |
朱庆杰,陈静,卢时林,谷延斌,岳文珍;贝叶斯预测模型在气温变化预测中的应用[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