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温室土壤不同含水量下施用DCD和DMPP对N_2O排放及NH_3挥发的影响

高珊  郭艳杰  张丽娟  李博文  刘巧  韩建  
【摘要】:采用室内好气培养试验法,研究不同含水量下施用硝化抑制剂DCD和DMPP对温室土壤N_2O排放和NH_3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时,施用DCD和DMPP对土壤N_2O排放、NH_3挥发的气态损失影响不大;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施用DCD或DMPP可使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10.8%~55.9%,NH3累积排放量增加9.6%~20.7%,而施用纯氮量10%~20%的DCD或纯氮量1%~2%的DMPP,能显著降低氮素气态损失率;在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时,施用DCD或DMPP可使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2.9%~33.9%,NH3累积排放量增加2.1%~23.7%,而施用纯氮量10%~20%的DCD或2%的DMPP,氮素气态损失率也显著降低。综上可知,温室蔬菜生产中,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在60%及以上时,施用DCD和DMPP可明显减少土壤N_2O排放,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NH_3挥发,但总体氮素气态损失仍有所降低,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氮素损失的调控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高珊;郭艳杰;张丽娟;李博文;刘巧;韩建;;温室土壤不同含水量下施用DCD和DMPP对N_2O排放及NH_3挥发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2 黄国宏,陈冠雄,韩冰,Oswald Van Cleemput;土壤含水量与N_2O产生途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3 薛妍;武志杰;张丽莉;宫平;董欣欣;聂彦霞;;土壤含水量、pH及有机质对DMPP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10期
4 刘旭;李丽;周永波;;温室土壤盐分累积规律及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5 赵宇飞;王长沙;;常用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比较[J];园艺与种苗;2017年10期
6 郭焘;于红博;;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年03期
7 常艳;白永胜;杜敏;林文霞;高展兴;乔殿学;刘明宇;赖玉成;;海拉尔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林业科技通讯;2017年03期
8 莫治新;韩飞;马萍;张晨;西任古丽·阿布都拉;王涵;;不同盐结皮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年11期
9 赵伶俐;王福平;;宁夏引黄灌区土壤含水量蒙特卡洛方法检测的研究[J];节水灌溉;2017年08期
10 黄凯;王娟;何万春;刘全亮;韩儆仁;何小谦;谭伟军;;半干旱区9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土壤含水量变化[J];甘肃农业科技;2017年09期
11 李美婷;武红旗;蒋平安;卢响军;付彦博;;利用土壤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测定土壤含水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8期
12 张成才,吴泽宁,余弘婧;遥感计算土壤含水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13 王百田,杨雪松;黄土半干旱地区油松与侧柏林分适宜土壤含水量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1期
14 周刘宗;;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土壤学进展;1995年03期
15 陈本华;土壤含水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5年04期
16 冷福田;罗克勇;张炳宁;;中子土壤水分仪的标定[J];核农学通报;1987年06期
17 冯国章;;田间土壤含水量计算的改进与数据的微机处理[J];陕西水利;1987年04期
18 王应求,高峻岭,马卫平,谢森祥;麦秸、玉米秸改良盐荒地的作用[J];土壤通报;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梅;左强;杨鹤松;;应用随机组合方法分析不同尺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合理取样数目[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2 纪瑞鹏;班显秀;张淑杰;张玉书;冯锐;陈鹏狮;;基于遥感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面预报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军;李怀耿;崔少君;;土壤含水量监测与智能灌溉系统应用研究[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4 吴晓玲;向小华;王船海;;青海寒区潜热蒸发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的作用[A];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邹洪涛;黄毅;张玉龙;孙占祥;;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春播前土壤墒情变化的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6 杨扬;王丽娟;;黄土高原农田下垫面土壤含水量和陆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4 重大气象干旱成因、物理机制、监测预测与影响论文集[C];2017年
7 李生;任华东;常君;薛亮;姚小华;;干旱背景下石漠化地区裸岩对其周围土壤水分的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牟伶俐;闫娜娜;吴炳方;;旱情遥感监测方法与系统开发[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云峰;赵牧秋;张丽莉;;双氰胺在砖红壤中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沈明卫;郝飞麟;杨波;潘晨;;不同地膜覆盖对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麟;高寒山区不同土壤-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估算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宋沛林;基于AMSR被动微波辐射计的地表土壤含水量估算方法改进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易珍言;农田区域蒸散发和土壤含水量协同获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年
4 易小波;西北干旱区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壤物理性质模拟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王向华;基于LSMEM模型的黑河流域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6 周萍;高光谱土壤成分信息的量化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王立权;雪被—农田土壤复合系统复杂性分析及水热互作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杨剑波;硝化抑制剂DMPP对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曼;氮肥用量与硝化抑制剂对菜地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婧;设施蔬菜地土壤N_2O排放与硝态氮淋溶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献礼;二甲基二硫土壤中迁移及大气散发规律与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王淑莹;基于MODIS数据的朝阳市玉米干旱反演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3 周雨石;基于改进热惯量模型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4 贺美娜;黄土丘陵沟壑区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5 朱小倩;基于扩展自回归模型的茶园土壤含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6 张倍宁;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黄土高原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7 刘晓旭;基于模糊逻辑的超宽带信号提取土壤特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徐邮邮;基于模糊识别的土壤含水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9 席元章;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小麦叶片性状动态及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10 黄鹏;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运移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孙玉松 通讯员 焦德芳;有了这张图,任意一公里内土壤含水量一目了然[N];科技日报;2019年
2 记者 郭军;国家农业部专家莅临我市调查农业受灾情况[N];朝阳日报;2017年
3 赵永春;农田保墒是关键[N];沈阳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梅 实习生 颜薇;我省部分地区旱情持续[N];陕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宁波;一场雨雪润了干渴运城[N];山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