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转子非线性动力学及非线性特征的识别分析
【摘要】:轴承-转子系统在局部碰摩故障和气膜振荡等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发生线性失稳,进入非线性的稳定和不稳定工作状态。根据非线性理论,讨论了轴承-转子动力系统线性失稳后,非线性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发生的条件及特征,提出了转子系统非线性运动状态的识别方法。
|
|
|
|
1 |
刘恒,虞烈;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准则的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
2 |
汪世益,牛一民;轴承转子系统的失稳监测[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3 |
康锋;张耀强;杨茹萍;牛青波;;考虑波纹度和不平衡力的薄壁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分析[J];轴承;2016年06期 |
4 |
段吉安,虞烈,谢友柏,赵荣珍;轴承-转子系统模态参数时域识别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02期 |
5 |
张占一;应怀樵;刘杰;杨金福;李磊;;新型气浮联合轴承转子系统启动过程振动特性[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9年02期 |
6 |
张宇,陈予恕,毕勤胜;转子-轴承-基础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
7 |
李明,姜培林,虞烈;轴承-转子-齿轮联轴器系统的振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8 |
何新荣;傅行军;;基于ANSYS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年06期 |
9 |
王正;大型转子-轴承-基础系统振动的计算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
10 |
李旗;吕延军;戴融;刘恒;虞烈;黑棣;;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周期响应的稳定性和分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8年03期 |
11 |
孙启国;;大间隙环流中复杂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年12期 |
12 |
陈红亮;叶鹏;王鹏;祝长生;;双时滞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
13 |
吴敬东;刘长春;闻邦椿;;理想转子的碰摩周期运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
14 |
王剑,李成英;轴承-转子-定子系统局部碰摩的分岔与混沌行为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5 |
阎庆华;安琦;;基于轴承和基于转子系统的轴承参数优化比较[J];轴承;2008年07期 |
16 |
吕运;童大鹏;田野;赖亚辉;;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J];机械强度;2015年06期 |
17 |
沈光琰,肖忠会,郑铁生,张文;油叶型轴承—不平衡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5期 |
18 |
刘元峰,赵玫,朱厚军;转子有碰摩和支承松动故障时的混沌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