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杨韶平  刘娟娟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给化学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也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知识的传播量,但也应该注意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吉利小斯;;不是盐末胜似盐末的水[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8期
2 汪焕心;;21世纪未来化学的展望[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3 韩吉辰;;锂——21世纪新能源材料[J];百科知识;2011年14期
4 王新平;王旭珍;王新葵;刘泽群;牛家豪;;关于化学反应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教学讨论[J];大学化学;2011年03期
5 张梦然;;美、日三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0年11期
6 陈素清;梁华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思考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7 白燕;罗海英;郑文杰;;纳米硒的界面化学作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年03期
8 韩巧荣;江玉亮;王炳祥;;N-乙基咔唑席夫碱EDA-NECD的合成及其对Cu~(2+)的识别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9期
9 杨发丽;刘克文;杨光;;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10 张小岗;;物理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化学;2011年03期
11 戴郁菁;周家宏;;利用湿化学方法在单晶硅表面接枝PDA分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2 李云;;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3 陈贤萱;;加强实验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地位,改革无机化学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5年03期
14 徐盼;夏之宁;李正华;陈刚;;微波化学温度模拟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7期
15 苏芳;王静霞;;再谈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6 杨宏秀;《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评介[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3期
17 张花蕊;唐晓霞;高明;周春根;张虎;;Y_2O_3-Al_2O_3界面反应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8 袁金颖;闫强;;运用连接子化学合成特定结构功能聚合物[J];高分子通报;2011年04期
19 王东琪;Wilfred F. van Gunsteren;;锕系计算化学进展[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20 朱丽丽;;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J];大众标准化;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明寿;黄卡玛;张敏;汤元九;;液相化学反应体系等效复介电常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插值公式[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宗诚;;化学反应体系的超协同性及其动力学[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刘元冲;安学勤;;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化学反应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浩然;姚加;王丛敏;;强弱氢键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Cornelia Küchenmeister;Jint Nijman;Klaus Oldrp;Jan-Phillip Plog;范永忠;Manfred Feustel;;利用流变-红外光谱同步测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新方法[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6 佟振合;吴骊珠;张丽萍;陈彬;;微反应器控制的化学反应的选择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刘鸿;张静;吕中元;;耦合化学反应的聚合物体系介观动力学模拟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晓谋;蒋国强;齐宝汉;陈世勋;卢勇杰;;铀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反应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9 陈朝晖;李希;;非线性反应色谱的移动边界解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高翔;郑敏;张奕;刘卫;李芳芳;叶道立;;富勒烯负离子化学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朝晖;耦合化学反应相分离中的图样生成与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红霞;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论[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佳妍;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何宏庆;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傅小明;稳恒磁场下制备铁氧体材料的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朱志强;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步进扫描的TR-FT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泰昌;若干流动体系中的化学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盛利;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及速率常数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海蓓;若干过渡金属化合物及氢键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姜志国;交联/多相体系化学流变研究与群子理论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惠;多通道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小辉;反应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3 吕东煜;化学反应中的自组织及振荡反应在有机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燕云;高温高压下分子流体的化学活性及分子作用势[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蒋杰灵;脉冲放电下水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鼎杰;溴代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化学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董能发;铝—氧化铜可反应性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陈天运;两个典型反应立体动力学信息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代淑兰;自适应非结构网格在爆轰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程凡圣;电磁辐射下的Knoevenagel反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唐婷;在分子水平探究化学反应“内幕”[N];科技日报;2008年
2 马守贵;开启化学反应新通道[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朱广菁;物理化学“三剑客”百年之前引发化学革命(中)[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周晶璐;搞懂铁为啥生锈,发个诺奖[N];东方早报;2007年
5 王鑫;孔隙度对固相反应合成的影响[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6 应礼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化学创造新世界(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通讯员 罗静本报记者 陈晓春;你的生活离不开“催化”[N];新华日报;2008年
8 邓希贤;元素周期律与第101号元素[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尹杰;美两化学家共获沃尔夫化学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罗静 记者 吴佳学;人类生活离不开催化[N];江苏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