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探析
【摘要】:水质污染在我国环境问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没有对水环境信息做好分析工作。对此,本文主就此出现的问题,在水环境系统中使用GIS技术,并且对所产生的方法以及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和GIS技术能够结合在一起,研制出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水质进行研究,进而得出显著的效果。
|
|
|
|
1 |
蓝琳;张江山;;W值水质评价法的改进与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2 |
王维;纪枚;苏亚楠;;水质评价研究进展及水质评价方法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13期 |
3 |
沙桂芝;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水质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06期 |
4 |
万咸涛;我国水质评价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J];水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
5 |
申献辰,杜霞,邹晓雯;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数系统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6 |
姚允龙;频率曲线法及皮尔逊Ⅲ型曲线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水文;2001年01期 |
7 |
陈东景,马安青,徐中民,程国栋;因子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2002年03期 |
8 |
王友保,刘登义;灰色加权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9 |
刘秀花;模糊信息分配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0 |
罗定贵,郭青,王学军;地表水质评价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设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
11 |
张明凤,陈寅山,许友勤;福州市内河水质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2 |
谷艳芳
,张彤
,付征叶
,肖保林;生物指标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3年12期 |
13 |
张蕾,王高旭,罗美蓉;灰色关联分析在水质评价应用中的改进[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14 |
汤梦玲,谢可翔,李志建;水质评价模型选择综合分析与探讨[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年03期 |
15 |
马丽平;杨立春;;模糊聚类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三岔河某监测断面为例[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
16 |
马红芳;;综合评价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7 |
石瑛;钟海秀;谢树莲;;后湾水库的浮游植物及水质评价[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刘坤;刘贤赵;王巍;安聪沛;;模糊概率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12期 |
19 |
刘坤;刘贤赵;李希国;孟翠玲;;模糊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2007年01期 |
20 |
杨华芬;魏延;;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模型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