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影响的评价及处理

周金玲  吴先林  孙仁山  周凌  鲁元刚  
【摘要】: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病程长。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情或延缓其发展,需要终身治疗[1]。因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导致不能正确对待疾病及遵医行为欠缺,会导致病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现将本科2007~2009年收治的38例系统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金玲;吴先林;孙仁山;周凌;鲁元刚;;相关知识缺乏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安全隐患[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3期
2 容中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部表现[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11期
3 陈顺东;;抗核抗体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年02期
4 沈大为;;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和皮肤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Z1期
5 黄荣魁;惠艳;潘生贵;;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红斑狼疮等皮肤病的临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6 张凤山,任潞雪,邹树明;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的探讨(附471例SLE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7 周其林;林昇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病变50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86年05期
8 毕小利;王灵合;;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J];宁夏医学杂志;1986年02期
9 梁万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鼻中隔穿孔1例报告[J];广州医药;1986年06期
10 舒启明;童重起;;血行播散型结核病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一例教训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1 ;免疫接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7年05期
12 马圣清;张建中;;红斑狼疮[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10期
13 汪明春;郁知非;徐乃衍;姚敏;;血浆交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新医学;1988年11期
14 蒋长盛;;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小血栓形成引起致命性心力衰竭[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9年07期
15 张奉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伤[J];北京医学;1991年03期
16 汪国贵;黄传富;;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14例分析[J];华西医学;1991年02期
17 樊敏;;一家三姐妹系统性红斑狼疮[J];华中医学杂志;1991年03期
18 张忱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胃癌1例[J];临床军医杂志;1992年03期
19 王昆润;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清免疫复合物[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2年05期
20 孙凌云;葛民泽;张杏书;;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遗传性补体缺陷相关性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飞红;陈梅花;曾宪玉;张平;;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常晓萍;陈宏;;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初乃惠;;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刘荣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体会及进展[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吕玮;杨华夏;范宏伟;刘晓清;李太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1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常晓萍;陈宏;;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万远芳;;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芳;王俊;付建红;郭强;杨新静;徐华;武剑;金钧;;以肺泡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张炎;王颖;刘芝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B细胞间可能黏附的细胞分子力学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10 楼大钧;朱麒钱;俞钟明;斯徐伟;;冷凝集综合征伴2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博;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荣良;系统性红斑狼疮OAZ基因通路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林纤;iTRAQ多重标记技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孙崇玲;LL-3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少然;T辅助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范晔;中国汉族人群P2X7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姜忠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张峻岭;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免疫特征及HLA基因与临床相关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张立民;系统性红斑狼疮MicroRNA表达谱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水平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慧;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3 石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散性肺泡出血病例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朱青青;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吴玲艳;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杜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血清IFN-γ、IL-10水平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7 黄金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鼠机制及疗效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成姣梅;抗β_2GPⅠ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0年
9 周若宇;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云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罗彦彦;肝细胞核蛋白及胞浆蛋白诱导建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兔模型[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2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4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6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7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根治吗?[N];工人日报;2001年
10 俊英;中西医结合可延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稳定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