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韩国雪日(春节)传承的措施

林宣佑  
【摘要】:在传统韩国社会中,传统重要节日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促进生产;2.举行宗教仪式;3.娱乐功能;4.社会功能。简而言之,韩国重要节日有助于增强社会统一性,增强个体的社会性。在欢度节日的时候,人们可以减轻压力,舒缓工作的疲劳,建立人们之间的互助关系。而且,韩国重要节日提供了一个机会,增强人们的社会归属感,也是人们共同欢乐的日子。的确,随着时间的改变,人们过节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如下原因,韩国的新年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时间地点的变化,城市化,主流人员——现在主要是写妇女和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同时,整个民族经历同一性和同质性,而对个人来说,却是一个报答父母和长辈的好机会。它被指定为法定假日,提供一个家庭团聚的时间,使平时由于距离太远而不能相聚的家庭成员团聚,体会重要节日的乐趣。因此,对于政府、社会团体、教育部、媒体应该参与到传承、发展韩国新年的行动中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张晓倩;龚钰萍;谢利恩;何静文;陈敏红;;春联概说[J];大众文艺;2019年07期
2 程惠哲;;中国年味,世界好味[J];人民论坛;2016年06期
3 罗晓黎;;春节与圣诞节起源的相似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芳慧;;中国春节和俄罗斯新年的文化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8年03期
5 王文豪;;传统在成长——以春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09期
6 夏仕欣;;传统节日的新式营销:看围绕春节的热点营销[J];声屏世界;2019年04期
7 陶思炎;;春节传统民俗略谈[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叶津杨;符加侬;;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调查[J];现代交际;2013年02期
9 姚郁卉;;春节的追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润姿;;迎新接福话元旦[J];山东人大工作;2010年01期
11 刘运娜;;中国文化对日本新年的影响浅析[J];青年文学家;2020年03期
12 侯乐;;从春节习俗看城市文化的变迁[J];智富时代;2017年11期
13 刘红艳;;从春节传统风俗习惯中浅析中日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22期
14 何亚;;简论春节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契合[J];青春岁月;2014年03期
15 方彧;;从民间传说探析春节文化内涵[J];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05期
16 王学文;;春节“回家”传统的现代困境及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7 陈连山;;文学经典中的春节:人生百态尽收眼底[J];领导科学论坛;2019年02期
18 高巍;;与时俱进过大年 新年新过新精彩——关于过年的再思考[J];养生大世界;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琳;;中日新年习俗的异同及渊源探究[A];2015年01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乃卫;;在2010年羌历新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A];羌文化与凤县[C];2011年
3 王智;张继军;王海;;凤县庆祝羌历新年[A];羌文化与凤县[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岳;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汉族夏历新年仪式的变迁[D];兰州大学;2009年
2 韦一;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民间信仰的异同[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吴白露;中国春节文化海外传播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红丽;中日年俗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刘家瑛;中国春节的符号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包利英;州四大班子领导与全州人民共度2022藏历新年[N];三江源报;2022年
2 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过个“文化年”应成为新年俗[N];西江日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岳付玉;数字化重塑新年俗[N];天津日报;2022年
4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刘志杰;珍重不一样的新年俗[N];四川日报;2022年
5 记者 顾小立;浙江:“村晚”成乡村新年俗[N];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
6 本报记者 马霞;新年假期怎么玩:体验多元化 更有仪式感[N];中国文化报;2019年
7 记者 张悦;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聚焦“大国文创与文化小康”[N];中国艺术报;2020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王洋;新年伊始 文旅交流“好戏”连连[N];中国旅游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郑洁;新年展望:谁是产业的新引擎[N];中国文化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孟欣 王彬;新年俗,闹起来![N];中国文化报;2020年
11 本报记者 郭斌;“互联网+”新年俗[N];福建日报;2020年
12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钺洁;搬迁彝胞“吃上”新年文化餐[N];贵州日报;2020年
13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传统新年遇上国际范儿[N];光明日报;2020年
14 本报见习记者 刘瑞一 本报通讯员 王庆龙;沂蒙非遗展演为新年增添“文化味”[N];光明日报;2020年
15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 王斯敏 王倩;新年俗,“土味”中带着“潮”与暖[N];光明日报;2020年
16 本报记者 万玛加;青海:在手机微信的祝福中欢度藏历新年[N];光明日报;2020年
17 本报记者 连晓芳;新年好展不可错过[N];中国文化报;2019年
18 记者 曾毅 通讯员 干杉杉;浙江宁波:“村晚”演绎乡村新年味[N];光明日报;2019年
19 本报记者 高爽;新年俗承载了传统年文化内核[N];辽宁日报;2019年
20 本报记者 李婷;丰盛“文化年菜”让市民过“文艺新年”[N];文汇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