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核磁共振在电池材料离子扩散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对固态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魔角旋转和交叉极化这两种可以减弱甚至消除核自旋体系中的部分相互作用以提高核磁共振谱图分辨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几种获取离子动力学信息的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包括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中心跃迁线宽分析、弛豫时间分析、二维交换核磁共振和自旋阵列回波核磁共振等。进一步地,本文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对这几种技术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并列举了一系列典型案例,比如固态核磁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LISICON型、ThioLISICON型、NASICON型,石榴石型以及固态复合电解质材料中的离子扩散动力学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论文的最后部分对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在电池材料离子扩散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
|
|
|
1 |
左旭日;陈仁鹏;黄茹玲;陈人杰;;聚焦“新”电池,赋能新时代——能源电池材料分论坛侧记[J];中国材料进展;2019年10期 |
2 |
魏珣;陈瑞峰;;新材料进展[J];化学工业;2013年04期 |
3 |
段春艳;韩会丽;马玛;;反应时间对水热法制备VO_2(B)纳米电池材料的影响[J];粉末冶金工业;2020年01期 |
4 |
魏海岩;日本光电子学材料研究的现状与将来[J];材料导报;1992年04期 |
5 |
王芸;胡晓熙;汤滢;;热处理对Cu/LDPE复合材料中铜离子扩散能力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06期 |
6 |
杨为佑,陈振华,吴艳军,孙亦;半固态非枝晶组织合金的制备技术[J];铝加工;2001年01期 |
7 |
郑婵,邹春林,詹红兵,陈文哲;纳米碳管复合固态光限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04年03期 |
8 |
李世嘉;庞尔楠;郝彩红;蔡婷婷;胡胜亮;;固态荧光碳点的制备[J];化学进展;2020年05期 |
9 |
孙亦;陈振华;;半固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流变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3期 |
10 |
胡勇;何柏林;闫洪;;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压铸过程的数值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07期 |
11 |
张宇博;李廷举;姚平坤;;本科教学实验—半固态成型实验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9年03期 |
12 |
刘驰,曾松岩,李庆春;稀土对铝-铜合金准固态力学性能和热裂倾向性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6年03期 |
13 |
刘清玲,岳小欣;纳米材料在化工方面的应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14 |
闫思聪;郝新;;半固态B_4C/Y112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12年03期 |
15 |
张颂阳;曹亚楠;张星;李思忠;;半固态Al_2O_3/Al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微观组织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年06期 |
16 |
程光威;路颜;;半固态搅拌制备硅镁复合材料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J];工业加热;2018年04期 |
17 |
李立新,李文革;半固态锌基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研究[J];河北冶金;2005年02期 |
18 |
罗守靖,姜巨福,滕东东,祖立君;SiC_P/2024复合材料在半固态下流变行为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