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湿化学法制备纳米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朱冬生  王婵  漆小玲  温世雄  郑立键  
【摘要】:Bi_2Te_3基热电材料是室温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传统块体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不高,而纳米Bi_2Te_3基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电、声输运特性的协同控制,从而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介绍了几种纳米Bi_2Te_3基热电材料不同的湿化学制备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风光;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级氧化物粉末及其研究方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4期
2 唐志阳;湿化学法制备Pb(Zr_xTi_(1-x))O_3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J];陶瓷;2005年07期
3 唐志阳;湿化学法制备Pb(Zr_xTi_(1-x))O_3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05年03期
4 邸云萍;徐利华;王缓;刘明;;利用钛精矿湿化学法合成光催化纳米粉体(英文)[J];纳米科技;2008年02期
5 杨成浩;潘跃晓;张勤远;;Ce~(3+)掺杂对GdAl_3(BO_3)_4:Dy~(3+)和GdAl_3(BO_3)_4:Tb~(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6 管浩;黄新友;;超细钛酸锶陶瓷粉体的湿化学制备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6年05期
7 安胜利,宋希文,赵文广;湿化学法制备氧化物超微粉体的基本原理[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徐廷鸿;张景德;王洪升;汪江艇;;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法制备工艺进展[J];山东陶瓷;2008年06期
9 徐廷鸿;张景德;古娜;王洪升;汪江艇;;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法制备工艺进展[J];陶瓷;2009年01期
10 杜宝安,高慧颖,董丽新,杜艳君,王利娟,崔永涛,秦磊,侯婧;纳米α-Al_2O_3粉体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6期
11 周贤界;徐华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YSZ电解质纳米粉体的湿法工艺进展[J];电工材料;2006年02期
12 才庆魁;刘昊;张宁;裘荣鹏;龙海波;;湿化学法合成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性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年06期
13 张保华;张小农;;SMAT纳米钛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14 闵福贵;李涛;张立红;;纳米金属纤维的湿化学法制备技术[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李光强,郭振中,吴大山,隋智通;湿化学法制备CaZr_(1-x)In_xO_(3-α)及其烧结体的阻抗谱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4期
16 荣华,丘泰,沈春英,李晓云;湿化学法合成先驱体制备氮化硼纤维的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7期
17 王伟;虞午二;陈慧;;纳米阻燃性背面胶的研制[J];宁波化工;2004年Z1期
18 杜海燕;陈启荣;孙家跃;李宁;;湿化学法制备铁-钛系列随角异色功能颜料[J];硅酸盐通报;2006年04期
19 杜海燕;陈启荣;孙家跃;许文才;马二军;;氧化铬着色的随角异色颜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06年11期
20 温爱玲;王生武;杨军勇;任瑞铭;;高能喷丸表层纳米化对纯钛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虎民;;中药的超细化与纳米化[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磊;孟国哲;张涛;邵亚薇;王福会;;利用随机方法研究纳米化对纯锌点蚀行为的影响[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吴敏;黄培;蔺晓博;黄勇;;纳米纤维素的绿色制备及其在先进材料方面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吴庆生;;夹心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纳米化与功能化[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丁鹏;章晓霁;刘玲玲;宋娜;施利毅;;高精度研磨法制备纳米滑石粉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新峰;李涵;谢文杰;;结构纳米化设计提高材料热电传输性能——熔体旋甩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热电材料制备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孙建春;陈登明;兰伟;;HESP法实现工业纯铁表面自纳米化工艺的研究[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中秋;于龙;张轲;张媛;;纳米化对Ag-50Ni在HCl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9 杨咏来;徐恒泳;李文钊;;载体纳米化对Ni/γ-Al_2O_3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积炭性能的影响[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盖国胜;杨玉芬;樊世民;郑伟亮;;工业矿物原料表面纳米化包覆技术[A];2003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亮;前驱体纳米化后氧化钨陶瓷中高温温区的电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德文;聚氨酯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孙华银;纳米四氧化三锰催化的氧化反应及纳米铋促进的烯丁基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徐开东;镁合金高能表面强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薛承斌;纳米TiO_2透皮行为及紫外光诱导下致皮肤损伤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宿义;基于卟啉及其阵列对农药残留传感检测的新方法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张晟;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的研制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魏吴晋;铝纳米粉尘爆炸及其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徐瑞东;脉冲电沉积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仇满德;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冰;微生物矿化纳米结构体及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任慧;纳米硼酸锌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尹开忠;纳米氧化钇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热反射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旋;非金属掺杂与纳米多孔WO_3的制备及其光解水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纯;纳米CeO_2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其相关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方军;离子液体辅助制备纳米氧化钇与氧化钕[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莉;纳米TiO_2/SPI复合物的制备和保鲜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范莉莉;长余辉发光纳米标记物的制备和表征[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梅红;纳米/微米复合热电材料热电与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丁留伟;脱合金法制备纳米多孔铜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耐美薄纳米化大陶板[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记者 宋伟芳;小鸭纳米化了[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记者 袁月霞;纳米化妆品还处于研究阶段[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董淑华;“毛绒纤维纳米化”项目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高峻;品德纳米绒通过中科院检测[N];中国纺织报;2008年
6 记者 李颖;毛纺织行业绽放一朵奇葩[N];科技日报;2006年
7 梁曦;863项目水性木器涂料实现产业化[N];科技日报;2007年
8 李凯 孟晶;高性能水性木器涂料产业化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我国纳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菁菁;KINGMAX发布全线产品展望[N];计算机世界;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