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螺旋结构手性材料的微波介电和反射/透射性能研究

李娇娇  朱冬梅  卿玉长  罗发  周万城  李庆丹  
【摘要】:研究了螺旋结构手性材料的排列方式及其螺直径对金属螺旋体介电常数和反射/透射系数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螺旋手性材料在8.2~12.4GHz的反射/透射系数和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螺旋结构手性材料的排列方式和螺直径与微波性能密切相关。选取适当的排列方式和螺直径,可使手性材料的性质在左手和右手之间转变,并可使反射系数值在X波段内为0.0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晓飞;胡秋波;;退火气氛对SrTiO_3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冬冬;王锐;蒋烨平;戚桂村;王琛;裘晓辉;;纳米结构电学性质的静电力显微镜研究方法[J];物理;2011年09期
3 余建立;许明坤;;结构参数对二维光子晶体完全带隙影响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郭斌;曾进启;张焕德;;基于FDTD法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4期
5 刘其海;胡冬生;尹小刚;王彦庆;;由单负材料组成的含有缺陷层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中的缺陷模[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6 孙鉴;王明吉;李玉洋;;二维五筒型光子晶体结构的提出[J];光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7 赵全堂;袁平;张子民;曹树春;申晓康;赵红卫;;介质壁加速器加速场建立过程中波传输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8 朱小敏;任新成;郭立新;;指数型分布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的FDTD研究[J];上海航天;2011年04期
9 李芸;孙华;;开口共振环型球状变形器的设计与模拟[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0 黄志洵;姜荣;;表面电磁波与表面等离子波[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陈康;文岐业;张怀武;;宽频太赫兹异向介质吸收器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12 边义祥;裘进浩;;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弯曲振动模型[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13 费宏明;周飞;杨毅彪;梁九卿;;光子晶体双量子阱的共振隧穿[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4 郭红力;刘果;李雪冬;肖定全;朱建国;;两步法快速退火对PMN-PT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1年08期
15 姚翠亚;梁斌明;庄松林;;负折射率材料的实现方法和研究进展[J];光学仪器;2009年05期
16 张维军;;利用等效思维破解平行板电容器难题[J];物理教学;2011年08期
17 陈沛林;丁君;;人工介质电磁参数随空间变化的特性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5期
18 吴东升;赵燕平;刘大明;秦成明;;低温柱状等离子体传播特性的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8期
1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年04期
20 赵玉田;张强;白晶;付淑芳;周胜;;太赫兹波在一维反铁磁/电介质准周期光子晶体的传输性质[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光;郭良;王畅;Terence K.S.W.;;碳纳米管(10,0)径向形变的光学特性[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罗民;曹传宝;汪浩;朱鹤荪;;溶胶-凝胶法制备(PLZT)铁电薄膜及掺杂对介电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李伟;宋春花;包鹏;马骏;朱劲松;王业宁;;复合体材料CuFe_2O_4-Pb(Mg_(1/3)Nb_(2/3))O_3的内耗和介电损耗[A];第七届全国内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滕冰;钟德高;张世明;吕寒玉;赵严帅;许辉;由飞;;K_(1-x)(NH_4)_xH_2PO_4混晶的点状籽晶法生长与性能表征[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徐凯宇;唐珺;;GaN量子点压电性能的分子力学模拟[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戴银所;陆春华;倪亚茹;许仲梓;;一种水泥基金属手性材料的吸波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7 徐琰;梁昌洪;;关于介质交界面的介电常数问题[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侯舜华;;电介质介电常数及其测量[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静电、电磁防护与电磁兼容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大伟;羊亚平;;左手性材料对V型三能级原子光谱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姚春华;董显林;;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用BST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巍;超低介电常数材料纳米多孔SiO_2和SiO_2:F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陈春平;开口同轴探头同时测量复电磁参数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D];上海大学;2004年
3 殷桂琴;旋转涂敷法(SOD)制备硅基多孔低k薄膜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荆象阳;铋系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铁电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辛煜;微波ECRCVD制备a-C:F:H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牛家胜;离子晶体中的非线性极化激元[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琳;太赫兹辐射的产生、探测及一些分子和固体的太赫兹时域光谱[D];吉林大学;2008年
8 曾然;含特异材料平面结构中的Casimir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黄保坤;溶剂效应及其对费米共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罗莹;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相对论性纵等离激元色散关系和朗道阻尼数值解及其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2 张敏;开口同轴线测量介电常数新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3 任维赫;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幼真;PECVD法制备含氟碳膜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吴天书;PLD法在Si衬底上取向生长Ba_(0.5)Sr_(0.5)TiO_3/La_(0.5)Sr_(0.5)CoO_3薄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肖剑荣;含氟无定形碳膜的PECVD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章平;螺旋结构手性材料的研制及性能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朕;硫化物纳米薄膜的超声喷雾热解制备和物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陈秀霞;镍锌尖晶石铁氧体的制备与磁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10 吴熙;利用相干诱导手性实现低吸收负折射率[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正根;光子晶体学俏然崛起[N];中国电子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