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冷喷涂Cu-Al_2O_3复合涂层特性
【摘要】: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Al2O3复合涂层,以复合涂层为催化剂进行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实验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之间和涂层与基板间的结合主要为机械咬合,孔隙率较高,与喷涂颗粒相比,涂层没有相的变化;喷涂后Al2O3颗粒发生了破碎,而Cu颗粒变形不充分,Cu颗粒特性导致涂层中铜含量比粉末中的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表明,Cu-Al2O3复合涂层由于含氧高而具有比纯铜涂层更好的稳定性。
|
|
|
|
1 |
徐美君;;珠海市彩色玻璃喷涂厂投产[J];砖瓦世界;1989年20期 |
2 |
陈崇伟;陈象仪;;PTC 陶瓷片被铝电极的研究[J];功能材料;1990年04期 |
3 |
全宏声;冷喷涂技术的特点和应用[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
4 |
熊天英,吴杰,金花子,李鸣,吴敏杰,刘星,李铁藩;一种新喷涂技术—冷气动力喷涂[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05期 |
5 |
李少斌,吴廷华,俞国军,赵红;Cu调变Ni基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6 |
梁秀兵,徐滨士;先进的冷喷涂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01年12期 |
7 |
王晓放,黄钟岳,王德真,杨凤珍,孙涛;新型材料改性方法——常温超音速冷喷涂制备功能涂层[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5期 |
8 |
李文亚,李长久;冷喷涂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1期 |
9 |
李少斌,吴廷华;制备方法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李殿魁;冷喷涂技术[J];上海钢研;2002年02期 |
|
|
|
|
|
1 |
李长久;李文亚;;冷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A];第二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2 |
李文亚;李长久;;热处理对冷喷涂Cu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3 |
刘敏;周克崧;;热喷涂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4 |
鲍泽斌;熊天英;吴杰;金花子;李铁藩;;冷喷涂纯铜涂层的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5 |
查柏林;王汉功;徐可为;候根良;袁晓静;江礼;;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6 |
鲍泽斌;熊天英;吴杰;金花子;李铁藩;;冷喷涂纯铜涂层的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
7 |
王汉功;侯根良;查柏林;袁晓静;江礼;苏勋家;;基于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冷喷涂技术设计与实现[A];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分册 电镀及热喷涂)[C];2005年 |
8 |
侯根良;王汉功;查柏林;袁晓静;江礼;苏勋家;;冷喷涂技术制备高分子涂层[A];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分册 电镀及热喷涂)[C];2005年 |
9 |
李长久;单际国;徐滨士;董祖珏;赵军军;;堆焊及热喷涂技术的最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
10 |
李长久;李文亚;杨冠军;李成新;王豫跃;;冷喷涂方法特点与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控制[A];第八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ITSS'2005)暨第九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05)论文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