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螺旋通道型旋转床制备纳米氢氧化铝的研究

李友凤  罗娟  周继承  廖立民  
【摘要】:以偏铝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采用螺旋通道型旋转床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粉体。分析讨论了NaAl O2溶液的碳分机理,考察了碳化温度、终点pH值、原料浓度及CO2浓度和流量等工艺条件对碳化反应产物晶型和碳化时间的影响。螺旋通道型旋转床(RBHC)是一种离心力场强化传质的新型高效的传质-反应装置,具有比常重力场设备体积小、操作强度大、体积传质系数大的特点;旋转床内不装填料,与RPB相比具有不易堵塞等优点。并利用XRD和TEM等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本法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0nm以内的粒状纳米氢氧化铝粉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忠伟,余爱萍,罗美芳,方图南,古宏晨;抗紫外纳米ZnO粉体的表面改性与脂肪酸改性机理探讨[J];化学世界;2002年05期
2 陈月辉,赵光贤;纳米氧化锌在橡胶中减量的机理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李友凤;周继承;谢放华;;螺旋通道型旋转床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2期
4 马生明,王守伟,李志萍,钟佐燊;纳米光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0期
5 何捍卫,胡岳华,黄可龙,张莉;影响均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铒的因素及机理研究[J];稀土;2000年03期
6 王欣宇,韩颖超,李世普,闫玉华;自燃烧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的机理探讨及影响因素[J];硅酸盐学报;2002年05期
7 周武艺,唐绍裘,万隆,魏坤,张世英;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3年05期
8 吕德义,陈万喜,徐铸德;纳米碳管的纯化[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4期
9 周立群,柳士忠,余国锋,孙聚堂;纳米(NH_4)_3PMo_6W_6O_(40)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10 马正先,韩跃新,刘春生,郑龙熙,王泽红;碱式碳酸锌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0期
11 汪玲,王莉红,邵琼,兰尧中;纳米TiO_2的光催化机理及其应用[J];湿法冶金;2004年02期
12 方征平,徐钰珍,许承威;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改性机理[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2期
13 孙宇;高建勋;董洪荣;姜勇;孔祥华;石琳;蔡敏敏;;三维有序纳米光子晶体的缺陷及其形成机理(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年06期
14 余家国,赵修建,韩建军,赵青南;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纳米薄膜的晶粒长大机理研究[J];材料工程;2000年12期
15 吴卫泽,朱珍平,刘振宇;热处理对爆炸法制备的碳包裹碳化铁纳米颗粒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02年04期
16 张登松,马寒冰,施利毅;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若干研究[J];应用化工;2003年06期
17 杨伏生,周安宁,葛岭梅,李天良,曲建林;纳米科技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1年08期
18 赵修臣,刘颖,余智勇;纳米粒子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与展望[J];润滑与密封;2002年06期
19 张飞鹏,徐迅;超细粉磨水泥熟料过程中的团聚现象与机理[J];中国水泥;2004年05期
20 黄志杰,左美祥;纳米SiO_(2-x)的应用[J];上海建材;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平;郑修鹏;李博;冯西桥;;测量微/纳米纤维弹性模量的屈曲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健;赵立涛;程鹏;李华峰;陈国需;;纳米La_2O_3或CeO_2添加对TiO_2-SiO_2润滑添加剂磨擦修复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肖旭贤;黄可龙;杨珉;何琼琼;;季铵盐纳米磁粒杀菌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4 田惠文;李伟华;侯保荣;;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徐舒涛;张维萍;李新;刘宪春;韩秀文;包信和;;甲醇在一维纳米限域体系扩散动力学的HP ~(129)Xe NMR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周涛;贺贝贝;江涵;王宁;;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CeO_2的工艺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旭;黄瑜;李亮;;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童曼;杜江坤;鲍建国;袁松虎;;微孔滤膜负载纳米Pd/Fe对五氯酚的降解研究(英文)[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恒权;姚素薇;宋仁峰;唐建军;张卫国;王宏智;李荣先;;光诱导转化法制备单晶Ag纳米三棱体和立方体[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维珏;卞晓锴;陆晓峰;施柳青;林红军;;纳米TiO_2对不同材料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文苑;稀土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贵军;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锡锑复合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陆洪彬;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任浩;纳米及表面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汪超;磁场中Ni-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电沉积机理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葛性波;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D];山东大学;2011年
7 贾鑫;飞秒激光制备半导体表面纳米周期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玮;皮肤的纳米生物摩擦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张景红;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何典;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凤;螺旋通道型旋转床(RBHC)制备纳米水合氧化铝和氧化铝[D];湘潭大学;2005年
2 邓安平;纳米TiO_2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三峡大学;2010年
3 齐俊杰;水溶性刺激响应碳纳米角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微;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杜洁;掺杂纳米碳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王艳明;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氢氧化镍的合成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李伟;聚合物/氢化钛制备纳米鳞片与复合涂膜防腐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宝华;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娇莉;退火方式对生物成像用红色纳米磷光材料性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元清;在球形聚合物刷反应器中制备纳米贵金属及其催化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 沈路涛;纳米离我们并不遥远[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科言;纳米是怎么回事?[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林小春 姜岩;科学家呼吁走出“纳米热”的误区[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黎昌政;我国科学家首创纳米硫[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周建;“纳米布”陷入炒作[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文成;纳米如何冲破产业化瓶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沐清;纳米产业并不遥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肖巍;标准之争暴露中国纳米业“痼疾” 上市公司投资“雷声大、雨点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张永胜;有一种水叫“纳米水”[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徐晓宁;纳米眼球还不能让盲人复明[N];健康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