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刘修岩  张学良  
【摘要】:文章使用2004-2007年间中国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对集聚经济因素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分析和比较集聚经济的不同类型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相对作用方向和程度,文章构建了地区产业专业化、地区产业多样性和地区市场潜能等指标。同时,文章采用了泊松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的个数较多这一计数数据特征所带来的实证困难。研究发现,地区的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和市场潜能等变量都对该地区期望进入的企业数量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从而证实了企业区位选择中集聚经济效应的显著存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卫梦星;;中国FDI区位分布因素分析[J];经济师;2009年03期
2 雷平;;我国信息产业制造业集聚效应与区域根植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软科学;2009年10期
3 朱秀梅;方永刚;沈莹;;集聚经济效应对新创企业资源获取和整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5期
4 陈良文;杨开忠;;产业集聚、市场结构与生产率——基于中国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3期
5 何雄浪;;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探讨——基于区域经济效应与集聚经济效应相结合的新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8期
6 陈平;;后起国家的软件产业:印度与爱尔兰的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9期
7 袁欣;李深远;;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广东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8 陈良文;杨开忠;;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9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10 王树林;戴兵;;基于CES模型的黑龙江省产业集聚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洪涛;;新农村建设要积极展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王自勤;;资产专用性与物流园区治理结构[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徐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红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与引资绩效[D];浙江大学;2006年
2 兰绍清;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宇;园区经济 工业跨越要启动的“发动机”[N];四川日报;2008年
2 羽钧 雪飞 晶晶;依法优化投资环境 高效集聚经济效应[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赵喜林;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N];各界导报;2005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钱平凡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新战略[N];经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