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动力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摘要】:沉积物粒度参数是表征其分布和输运特征的重要信息。根据2005年7月和2006年12月采集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收集到的实测水文资料,以杭州湾北岸为例,分析研究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的时空变异特征,同时在应用GSTA模型对沉积物进行输运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该区域的泥沙来源,并通过掀沙计算分析表层沉积物对高能水动力环境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杭州湾北岸表层沉积物普遍较细,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在南汇、金山岸段存在两个砂质密集区,并且随动力条件的不同在由岸向海方向呈现出逐渐变细的粒度趋势;(2)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在洪、枯季亦存有差异,枯季较洪季存在普遍粗化现象;(3)GSTA模型结果显示该区域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岸段来沙和湾口海域来沙,此外局部区域之间的泥沙交换过程也是区域内泥沙平衡协调的重要途径;(4)潮流掀沙作用主要以南汇和奉贤水域为主,波浪掀沙作用范围基本覆盖研究区域的整个岸段,且波高为1.5m(P=94.9%)以下的波浪掀沙作用对浅水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
|
|
|
|
1 |
蔡尔西,林双淡,张水浸,江锦祥,吴启泉,徐惠州,刘泉顺;杭州湾北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软相底栖动物群落调查[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0年04期 |
2 |
程兆第,金德祥;台湾海峡(福建沿海)硅藻的新种和在我国的新记录——Ⅴ.圆节藻属、美壁藻属及其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
3 |
胡方西;;杭州湾风暴潮特征及有关潮位设计标准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4 |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王永吉;徐家声;;黄海表层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0年02期 |
5 |
胡方西;;杭州湾风暴潮特征及有关潮位设计标准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6 |
陈毓蔚
,沈承德;~(210)Pb方法及其在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
7 |
刘明星,顾宏堪;东海间隙水中若干微量金属离子的分布[J];海洋与湖沼;1981年01期 |
8 |
程波;;中太平洋西部海底沉积物中的铁和锰[J];海洋湖沼通报;1981年03期 |
9 |
赵全基;;渤海海峡海底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时代[J];海洋通报;1981年06期 |
10 |
Cindy Lee
,徐芬芳;北大西洋西部和邻近岸区沉积物中甾醇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