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ANN的土壤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研究

胡大伟  卞新民  许泉  
【摘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备受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模型(ANN)并结合3S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各个空间位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智能地学习各个样点的空间位置与该点各重金属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评价模式,并能够稳健地对各个空间插值点处的重金属含量和各个位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显示,南通市大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也存在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燕玲;刘树庆;薛占军;严永路;侯冬利;;保定市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2 王成燕;张丽君;张彩清;;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探[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3 林云萍;;基于3S技术的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4 庹瑞锐;赵运林;董萌;刘孝敏;;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郭冬艳;李月芬;王冬艳;孙超;付强;何洪君;;鞍山市铁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王秀梅;曹英楠;常英;;基于3S技术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08期
7 王航洁;俞伟东;;陆生无脊椎动物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J];北方环境;2011年05期
8 贾锐鱼;杨索;林有红;;西安市南、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对小青菜影响对比[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9 李保杰;顾和和;纪亚洲;;基于地统计的矿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陈景辉;卢新卫;;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粒径效应与污染水平[J];环境化学;2011年07期
11 翁星星;胡小芳;;塑料化学镀镀速的ANN预测[J];塑料;2011年02期
12 李飞;王晓钰;汤富强;;新乡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3 白建军;朱国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交通污染可视化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14 包丹丹;李恋卿;潘根兴;崔立强;朱大才;;苏南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15 程华丽;;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1年08期
16 王艳茹;李欢;周华漫;莫静如;王晨阳;;环境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分析研究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17 刘鲤榕;;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18 吴泽鑫;邢文听;高青环;;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1年13期
19 刘小林;;Fe~(2+)、Ce~(3+)、La~(3+)和SeO_4~(2-)离子对白菜吸收铬、铁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6期
20 杨萍;汪美英;赵莉莉;徐秀伟;;滁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蔬菜生产安全性调查[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里木江.买买提;塔西普拉提.提依拜;;基于3S技术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环境安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刘雪俊;区磊海;;地球空间信息学——测绘学的新发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立;;基于3S技术的核电站温排热污染监测模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曾余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3S技术的应用与展望[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育红;;“数字海事”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6 喻琴;周忠发;闫利会;;贵州省毕节市鸭池示范区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探讨[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郑联寿;;3S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杨武年;廖崇高;濮国梁;徐强;于庆文;徐凌;;3S技术支持下的遥感图像地质解译三维可视化及影像动态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欧朝蓉;蒙睿;叶文;;信息化技术与云南森林旅游的发展[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志红;刘文兆;李锐;;基于3S技术的区域蒸散研究进展[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龄;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郝春明;浙江平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及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刘领;种间根际相互作用下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任宪友;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丽;土壤中重金属活动性的唐南膜测定、模型模拟与污染的原位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洪劲松;新型传输线方程及知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晶;基于3S技术的黑龙江省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桂香;基于3S技术的锡林郭勒草原时空动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9 程昌秀;3S技术在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10 郑跃鹏;基于“3S”技术的广西海岸带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松涛;公路路面径流和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陈景辉;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延国;基于GIS的景观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梦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晓燕;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利;基于3S技术的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7 任兴烨;基于3S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金华;基于3S技术的滑坡时间预报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刘祖军;基于3S技术森林火险区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陈展;SOM神经网络模型在生态规划生态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志东;地大开展纳米磷矿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如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土壤重金属污染祸及子孙[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土壤受污染,吃啥都不安全[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梅隆;富硅技术破解 土壤重金属污染难题[N];农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如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记者王华楠;茶皂素淋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修复作用[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白舒婕;农地污染再向前一步就是悬崖[N];新农村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源;“受伤”土壤怎“疗伤”?[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肖娟;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及农产品[N];广东科技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