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技术选择与农户收入不平等
【摘要】:本文基于收入相对剥夺理论,利用山东、河北、河南3省粮食种植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分位数模型分析本地非农就业与外出务工两种劳动力转移类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业技术选择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两种劳动力转移类型均显著降低了农户收入不平等状况;从作用逻辑来看,本地非农就业降低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对低收入相对剥夺农户更为显著,外出务工对高收入不平等农户收入相对剥夺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本地非农就业可以通过采用农业节水技术进而缩小农户收入不平等,而节水技术选择在外出务工和农户收入不平等之间起到遮掩效应,部分抑制了外出务工对收入不平等的改善效果。因此,降低本地非农就业的进入门槛,引导本地就业劳动力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继续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是改善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关键。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