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带支、盘的砼灌注桩简介

王新宇  王立军  贺利  
【摘要】: 介绍了支盘桩的特点、受力机理、施工方法等基本知识,使设计人员对这种新桩型有一定了解,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了普通直孔桩和支盘桩的设计方案及有关参数,说明支盘桩具有较大技术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顺风耳][J];信息方略;2010年1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永亮;张延庆;孟凡丽;周明芳;;挤扩多支盘桩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2 胡国治;王润晓;沈炳煜;;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挤扩灌注桩技术规程》挤扩灌注桩特征值计算公式的确定[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吴景海;;挤扩多分支承力盘混凝土灌注桩的工程应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4 邹仁华;王芝银;王东;;挤扩多支盘桩荷载传递规律数值模拟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春;尚耀宪;杨学彬;;钻孔液压挤扩支盘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汪明栋;王铁成;韩克胜;袁海涛;李俊峰;魏强;;DX多节挤扩灌注桩设计与工程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韩克胜;袁海涛;李俊峰;魏强;;DX多节挤扩灌注桩综合应用研究[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杨意德;;某工程支盘灌注桩基础设计探讨[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畅;;支盘灌注桩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雷学文;章建招;;挤扩支盘桩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松涛;DX旋挖挤扩灌注桩单桩及群桩承载机理及沉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高笑娟;挤扩支盘桩承载性状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辉;液压挤扩支盘桩承力盘成型过程及承载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彭建宇;挤扩支盘桩承力盘成型过程对桩周土的影响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欧阳义;DX旋挖挤扩灌注桩的沉降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袁希雨;DX旋挖挤扩灌注桩抗拔性状的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薇薇;DX挤扩灌注桩挤扩机理和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赵楠;支盘桩的承载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王成武;基于DIC技术的支盘桩工作机理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朱宏;DX桩在常熟地区的应用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万飞;多节旋挖挤扩灌注桩在高速公路桥梁中应用的承载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贾子楠;挤扩支盘灌柱桩在软土地区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海霞;以最少的混凝土撑起坚固的大厦[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凯声;钢结构应成为建筑业中的独立分支[N];中国建设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