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谈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过程和途径

李静  
【摘要】:在产业集群中,知识分散在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当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作用,要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知识共享。本文主要从两个阶段阐述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过程,从产业集群成员企业之间和产业集群与辅助机构之间两个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静;;浅谈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过程和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2 李静;;浅谈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过程和途径[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3 王国红;陈大鹏;刘颖;;集群产业集成化过程的知识共享问题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4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5 陈艳;;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6期
6 梁晔;;台商登陆制造“群”时代[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7期
7 王红彩;;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1年03期
8 ;宁夏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提升制造配套水平[J];硅谷;2011年13期
9 马颂德;;产业集群: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J];中国高新区;2005年05期
10 曹天伟;;山东聊城打造产业集群促中小企业抱团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11 哈梅芳;;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1期
12 马永红;王展昭;;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路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13 李娟;张福莉;张红;;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4 向维峰;;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15 晏示林;;对产业集群演化的认识[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16 幸丽娟;田双亮;;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鲁建;;山东打造集群模式发展中小企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2期
18 ;河北衡水全力培育十大产业集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1期
19 张晶;;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合博弈[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20 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3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王关义;刘寿先;;第十七章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新视角:社会资本治理[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刘容志;胡蓓;;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及民营企业家创业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胡登峰;;伦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对安徽产业集群发展的借鉴[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曾智华;李桐;;中国两大增长引擎: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它们是如何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赵剑冬;基于Agent的产业集群企业竞争模型与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卫军;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产业集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蕊;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小梅;基于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5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7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8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冬华;欠发达地区政府公共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大伟;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宏庆;新型产业基地是个产业集群概念[N];辽宁日报;2009年
2 多淑杰;开放条件下产业集群如何升级[N];中山日报;2009年
3 徐媛;我市产业集群初现雏形[N];安庆日报;2008年
4 曹伊;因地制宜 发展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平通讯员 李菲;浙江绍兴: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N];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叶健;“十字路口”上的创新求索[N];辽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潘荣进;三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N];泰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晏飞通讯员 廖丽君;中山四个产业集群跻身“全国百佳”[N];中山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舒晴;产业集群面临转型新课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祎淼;王元:中国产业集群正面临重大转变[N];中国工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